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职称晋升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现况与|| 财政学下财政职能课程思|| 高校党建工作与教师队伍|| 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

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

来源:职称阁分类:政法论文 时间:2018-08-15 11:41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品德与生活等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论文供相关人士参考。

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落实生活;激发兴趣;体验情感;形成技能;延伸升化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质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这就要求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以儿童的生活为本,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促进学生愉快学习,健康的成长。教学要做到追本求源,寓德于实,寓教于乐。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1]。在《合作真好》主题教学时,先欣赏《长勺喝水》的游戏,在几个做游戏的同学互相合作喝到了水之后,切入主题:“在学习和生活中,许多事情都需要合作”。然后再让几个同学想办法搬走现场碍事的饮水机,从而揭示合作的含义:合作就是大家一起做事情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增添力量,战胜困难。引出课题:《合作真好》。从喝水、搬饮水机导入,既揭示了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教学活动,贴近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生活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如游戏、讲故事、表演、猜谜语等,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2]。教学《亲亲大自然》时,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游戏,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和植物:做一朵蒲公英自由自在地四处飘荡;变成一只小松鼠,在遍地是野花的林间欢乐地跳跃;想象自己是只蜻蜓,在水边丛间翩翩起舞,让夏日的暖风轻轻拂过自己的翅膀……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融入到大自然中,展开想象,体验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生活乐趣,逐渐意识到关注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意义[3]。

  三、链接生活,加深体验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用贴近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品德教育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学《一寸光阴一寸金》,先让学生通过写字、画画、读小诗、拍球、跳绳等活动,感知一分钟的长短。但是了解并深刻认识一分钟对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单纯口头说教,学生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创设现实情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情景一:手术室门口,医生对病人家属说:“如果再晚来一分钟的话,那就太危险了”。情景二:印刷厂生产车间,每分钟印报纸1500份。情景三:运动场上,运动员冲刺夺冠。通过情景,让学生理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胜利。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时间就是成绩、时间就是奇迹、时间就是……从而感悟到时间的宝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4]。

  四、模拟生活,形成技能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记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理解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坐立走有精神》教学中,小组内比一比、小教练教一教、小组内演一演,把坐立走正确的姿势,通过学生的自身参与,主动体验,内化生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教学《学会自救自护》时,警报拉响,学生模拟火灾现场逃生;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订正错误做法;通过再次演习,使学生掌握火灾现场求助和自救的方法,形成逃生的技能。模拟表演,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学生最乐于参与。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经验是自己总结出来的,是终生不会忘记的。

  五、走向生活,延伸升华

  任何道德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的种种表现,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学过《当一回消费者》之后,可开展帮爸爸妈妈购物活动;学过《谢谢您,爸爸妈妈》之后,可开展我给爸爸妈妈洗脚、做家务、今天我当家等活动;也可以展开采访、调查、参观、访问或办手抄报、写倡议书……在生活实践中既巩固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能使道德认识在生活中得到延伸,升华。总之,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品德教学,注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促进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达到了寓教于乐,于教育与无痕之中的良好效果,使品德课堂更精彩,让品德课程真正成为了一门学生喜爱的、可信的道德生活课程。

  参考文献

  [1]张茂聪〈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研究[M].山东画报出版社.

  [2]张茂聪,魏薇.21世纪中国小学社会科的教与学[M].泰山出版社.

  [3]赵小燕.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培训读本[M].泰山出版社.

  [4]梅桃源,冯长远.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爱玉

文章名称: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zflw/9456.html

上一篇:科技哲学界对经济学方法论有何贡献
下一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音乐观


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相关论文:

2022-05-26广告学思政元素挖掘
2022-04-11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路径
2022-02-14自主互动学习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
2021-11-09财政学下财政职能课程思政案例
2021-10-14我国破产业务中犯罪的立法缺陷及改进建
2021-10-12企业创业法律教育教学模式
2021-10-09以民事权利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
2021-07-05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2021-05-2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2021-05-17卫生法律期刊载文中医药法律研究情况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