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
随便看看
来源:职称阁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0-04-01 11:23热度:
科技期刊作为科研工作的“龙头”和“龙尾”[1],是科研成果集中展示和交流传播的基本载体,同时也是国家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也是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那么,什么是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笔者认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当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专业性和权威性,备受尊重认可,是重大科学发现或发明向世界宣告的首选阵地。
关键词:科技;发展
虽然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稳步发展,但中国SCI期刊数量少、规模小,建成的世界一流期刊更是寥寥可数,尚未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缺乏市场化、集群化运营。然而放眼国外,Elsevier(爱思唯尔),Springer(施普林格)等国际主要科技出版商已形成垄断优势,它们出版的期刊不仅数量多,而且影响力大。因此,做强做大一批中国自主创办的国际化科技期刊是建设科技强国面临的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笔者所在的期刊《Opto-ElectronicAdvances》(《光电进展》,简称OEA)是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向着国际化高水平、高影响力迈进的光学类科技期刊。本文通过归纳分析中国英文科技期刊一些成功的办刊经验,总结了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希望对《OEA》和其他期刊的办刊之路有所启发。
1源源不断的优质稿源
科技期刊是传承古今文明,凝聚人类智慧、荟萃科学发现,引领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的核心意义在于优质内容的有效传播。坚持“内容为王”,源源不断的优质稿源始终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2]。世界一流的期刊也为优质稿件提供一流的平台,促进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深入而广泛的传播。已出版的优质稿件又为期刊吸引更优秀的高质量稿源,从而进入良性循环。所以创刊之初,就要明确期刊定位,精心谋划选题,坚持严格且高质量的同行评议,严把质量关,以优秀且特色鲜明的文章向读者充分展示期刊的水平和定位。那么,优质稿源从哪里来?科研成果并非一蹴而就,通常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反复的迭代,某个领域具有开创性和突破性的研究往往来自于该领域的权威或者活跃的科学家,因此要寻找优质稿源就需要锁定那些领跑的、高影响力的作者群体。对于如何吸引优质稿源,综观各刊的先进策略,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期刊同行评议和出版流程专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2)邀约高质量稿件,体现期刊定位;3)针对热点前沿研究进行约稿甚至组织专辑[3];4)利用一切平台和资源宣传期刊;5)对于在欧美期刊同行评审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优秀稿件开辟快速审理的“绿色通道”;6)鼓励学者们将原创成果首发在国内英文刊上,牢牢掌握主动权;7)设置多样化的栏目,比如“Highlight”(研究亮点)等评论型栏目,“AcademicDiscuss”(学术争鸣)等讨论型栏目,增加文章可读性,激发挑战和质疑精神。
2期刊的国际化
期刊的国际化一般包含刊名、编委、稿源、审稿人、读者和出版发行等方面的国际化。除此之外,世界一流期刊往往还会积极拓展合作伙伴,实现跨国经营。简洁而定位精准的刊名有利于传播,快速吸引作者和读者群[4]。用词越简短,名与实的契合度越高,越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对于国内想要走国际化道路的英文刊而言,刊名中尽量不出现地域特色明显的词[5],比如Chinese(中国的)、Asian(亚洲的)等。编委会的国际化即国家地区分布的多样性。编委也是期刊权威性的一个侧面反映,其组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或作者对期刊的专业性的判断和期待。审稿人直接决定了同行评审的质量和水准。期刊国际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作者国际化以及读者国际化。应争取期刊所覆盖的领域中,世界排名靠前的研究团队的稿件。读者国际化就需要考虑所发表论文的内容是否是全球关注的,还要确保国内外的发行渠道畅通。
3大型的出版平台
目前中国缺乏大型的出版平台,因而中国期刊通常选择与Elsevier、Springer等国外出版商合作,依靠其平台,借船出海。这种方式的好处很明显:国际化网络出版平台可迅速扩大读者群和作者群,其广泛的销售推广渠道可大大提升中国期刊的影响范围[6];借助出版商的品牌效应;利用国际标准的出版服务;得到编辑培训、数据分析等专业服务[7]。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需要给出版商高额的合作费,同时版权和自主权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总结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经验教训,中国科技期刊仍需要一批期刊,能自己造船出海,完全掌握自主权,才能与科技强国的目标相匹配。如果不依靠国际大出版商,就需在国际化、宣传推广、品牌形象树立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尽管目前中国完全自主创办的期刊很少,但仍然有较成功的例子,如《CancerBiology&Medicine》期刊,《期刊引证报告》(JCR)显示该刊2018年影响因子是4.467。该刊的优势在于,它是许多学会的会刊,还有PubMed等生物医学类的大平台助力。OEA也是一本国内自主创办的科技期刊,在不依靠大出版平台的情况下,OEA自主建立了全球访问的期刊官网,开放存取,坚持国际化道路,坚持国际标准的出版规范,同时积极拓展宣传平台,比如ProQuest,TrendMD等。为扩大影响群体,中国英文期刊应争取早日进入各种国际化数据库。
4多样化的宣传渠道
期刊宣传非常重要,总的来说,应坚持广泛撒网与重点宣传相结合,一些较好的方法归纳如下。1)主办会议或者赞助分会或分论坛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宣传期刊,展示期刊实力,以达到树立品牌形象,快速深入人心的效果。2)利用新媒体等社交平台宣传期刊,传播优秀文章。平台包括国内的微信科研社区群、微信公众号,国外的Twitter(推特)、Facebook(脸书)等。3)借助国际性的网络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影响力[8]。DOI:即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igitalObjectU-niqueIdentifier),是美国出版协会建立的用于标识出版的电子文献的标识符,它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一篇论文注册DOI之后,可通过对DOI的解析为用户提供对数字资源URL地址的永久性访问[9],便于读者快速准确地找到论文。CrossRef(交叉引用):CrossRef是一个基于DOI实现期刊文献跨平台链接的文献链接服务系统。期刊加入CrossRef可以使读者通过其他平台链接到本刊论文所在网页,提高论文的显示度。Kudos:Kudos平台是一个免费开放的科研影响力提升服务平台。Kudos平台通过期刊论文解释、丰富、分享和影响力统计等功能来提高已发表论文的下载量和引用率,从而提升作者和出版商的影响力[10]。Publons(出版物):Publons鼓励科研工作者分享同行评议的评语并进行学术讨论,使审稿人的劳动被广泛了解和肯定。Publons平台既可以帮助编辑选择合适的审稿人,又可以提高期刊的显示度。4)重点宣传:编辑部深入其领域世界排名靠前的各高校、研究院所去宣传。例如组织期刊“高校行”活动,组织期刊宣讲,组织论文写作、CoverLetter(投稿信)写作、审稿意见回复等技巧的培训,组织2D/3D作图/动画培训等,既让青年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受益,也让期刊深入影响最新一代的年轻人。
文章名称: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策略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jjlw/15454.html
上一篇: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下一篇: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激励机制
SCISSCIEISC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