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职称晋升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 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医|| 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浮针治疗骨科筋伤痛症

来源:职称阁分类:医学论文 时间:2020-05-28 11:14热度:

  骨科筋伤痛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查阅整理近五年来浮针治疗骨科筋伤痛症的相关文献,对浮针疗法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促进其在临床上的推广。

浮针治疗骨科筋伤痛症

  【关键词】浮针;筋伤痛症;骨科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现存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主观反应,它是临床疾病中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是患者迫切就诊的重要原因之一[2]。中医学认为疼痛是一种病,正如《说文解字》所言:“痛,病也”。《医学发明·泄可去闭》曰:“通则不痛,痛则不痛”。疼痛是由于人体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等引起阴阳失衡,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不通则痛[3]。根据疼痛的病机特点,中医学通过理气活血、舒筋通络、调和阴阳等方法,已达到很好的止痛效果[4]。筋伤是由于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损伤[5],筋伤痛症是由于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浮针疗法是针灸衍生而来的新型物理疗法,由符仲华教授所发明,它作用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层),像浮于肌肉上层,故取名“浮针”[6]。浮针由不锈钢针芯、软套管和保护套管组成,其具体操作如下:软管套随着不锈钢针芯迅速刺入皮下,继而进入浅筋膜层(疏松结缔组织层),因不锈钢针芯较为刚硬,可保证软管套顺利进入施术位置,待针具进入浅筋膜层后,针尖朝向患处,针芯退至与软管同一水平,进行扫散操作,后退出针芯,软管套继续留针,留针期间可配合肢体运动(即再灌注活动),因软管套足够柔软,在保证留针安全性的同时,可增加留针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7]。浮针直接作用于疏松结缔组织,操作方便,安全有效,止痛效果好[8],目前在治疗筋伤痛症方面逐渐得以推广。查阅近五年关于浮针治疗筋伤痛症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颈部筋伤、肩部筋伤、肘部筋伤、腰部筋伤、踝部筋伤等方面。

  1浮针止痛的理论依据

  1.1中医学理论

  由于浮针进针皮下,不深入肌肉层,正如《内经》中的“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类似传统针灸中的浅刺针法,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浅层部位是十二皮部所处区域,《素向·皮部论》曰:“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说明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地方[9]。浮针埋在皮下,通过刺作用于皮部,激发经络之气,通过经气活动,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运行气血,气血通畅,则“通则不痛”。浮针进针总在病痛周围,其进针点类似经络学的“阿是穴”,《备急千金要方》有言:“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说明阿是穴取穴“以痛为输”,刺激它可减轻病痛[10],这属于腧穴的“近治作用”,浮针疗法刺激局部,疏其气血,使其通达,从而“通则不痛”。

  1.2现代医学机制

  浮针疗法的治病机制仍处在探索阶段,从浮针的操作方式出发,有以下理论[11,12]:(1)进针部位的“MTrP”(肌筋膜触发点)理论。“MTrP”是肌肉组织内可触及的极端敏感的触痛点,是运动终板上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机能障碍点,它是引起疼痛的的主要因素。从MTrP点进针,可加快MTrP周围的血液循坏,改善MTrP点的缺血状态,使MTrP得以缓解从而止痛。(2)行针扫散的“结缔组织”理论。结缔组织处于液晶状态,是浮针产生治病疗效的结构基础。浮针疗法通过扫散动作,可改变结缔组织的空间结构,产生压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结缔组织作为传导中介,将生物电传至病变组织,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后,产生反电压效应,改变细胞的离子通道,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机制,从而迅速缓解病痛。(3)再灌注活动理论。再灌注活动是针对患者患肌行对抗阻力的主动运动,旨在持续收缩和舒张患肌及周围相关联的肌肉,加快局部毛细血管充盈,改善微循环,使患肌恢复正常状态,与浮针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浮针疗法的疗效。

  2浮针疗法在骨科筋伤痛症中的临床应用

  2.1颈部筋伤痛症

  颈椎病为浮针治疗颈部筋伤痛症的优势病种,主要有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符仲华运用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在颈前及颈后部患肌下方5cm处进针,针尖指向患处,通过扫散和再灌注活动,留针6小时,治疗后患者颈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13]。张晔等[14]为观察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9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对照组各48例,浮针组在多个MTrP点进针,针尖朝向患肌肌腹,扫散同时配合再灌注活动,留针6小时,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中频电疗,每次16min。结果显示两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浮针组疗效更为明显,且即时见效例数更多,认为浮针治疗颈型颈椎病起效快,疗程短,更值得推广。康梦如等[15]将8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普通电针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疼痛症状评分、即时起效时间,结果浮针组即时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5.12%,高于普通电针组的80%,且比电针更安全。王英杰等[16]比较浮针疗法和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发现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比口服药物更安全有效,见效更快。浮针治疗其他颈部筋伤痛症,陈兴贤等[17]运用浮针疗法治疗20例前斜角肌综合征,结果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0.0%。朱美兰等[18]运用浮针疗法治疗30例落枕,选取颈肩部1~2个最明显的痛点周围6cm~8cm处为进针点,通过1~3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3%。

  2.2肩部筋伤痛症

  肩周炎为肩部筋伤痛症的常见疾病,主要以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19]。浮针通过松解肩周劳损组织,缓解肩周炎疼痛,同时改善肩周活动。胡正喜等[20]观察浮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各50例,浮针组采用浮针疗法,普通针刺组选用肩髃、肩前、阿是穴等穴,治疗3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浮针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针刺组,认为浮针疗法能有效改善肩周炎的症状和体征。安朋[21]用浮针疗法治疗22例肩周炎,发现浮针即时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0.9%,认为浮针治疗肩周炎见效快捷,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何煜才等[22]用浮针针联合舒筋活络汤治疗肩周炎,通过分析治疗前后两组血清NOS、GM-CSF水平和肩关节功能评分,认为浮针联合舒筋活络汤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具有可行性,但目前缺乏大样本研究。也有医者利用浮针治疗肩部其他筋伤疾病,肖斌斌等[23]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肩袖损伤,通过与常规封闭疗法对比,结果发现浮针疗法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常规封闭疗法的73.2%,且患者对浮针疗法满意度更高。

  2.3肘部筋伤痛症

  肘部筋伤以肱骨外上髁最为常见,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由于前臂伸肌起点慢性劳损所引起,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上髁局限性疼痛[24]。田亚丽等[25]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疗效,对34例患者进行浮针疗法配合患肌的再灌注活动治疗,发现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总有效率高达91.2%,认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显著。连爱谦等[26]研究发现,与电针疗法相比,浮针疗法与火针疗法更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浮针疗法还可更好地改善肘关节功能。程建明[27]观察浮针结合隔药饼灸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将80例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与电针组40例,浮针组采用浮针疗法和隔药饼灸,电针组用电针疗法和隔药饼灸,结果显示浮针组治愈率为90.0%,,优于电针组的52.5%,,认为浮针结合隔药饼灸更有效改善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症状。

  2.4腰部筋伤痛症

  浮针用于治疗腰部筋伤痛症是近几年来一大热点,主要运用于腰臀肌筋膜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扭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滕金艳等[28]运用浮针治疗50例腰臀肌筋膜炎患者,于患侧腰部、臀部及下肢各找一个MTrP点进针,扫散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6次,评估VAS和JOA评分,结果显示有效率为92%,认为浮针治疗腰臀肌筋膜炎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段云庆等[29]利用浮针治疗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果显示治愈35例,好转17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2.86%,发现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袁星星等[30]对比浮针疗法与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发现浮针疗法比针灸疗法起效快捷,疗效显著。王罡等[31]探讨浮针治疗急性腰扭伤即刻镇痛作用的时效规律,发现开始治疗后5min起效,治疗后1h后,效应累积达到高峰,且镇痛效应能维持24h。姬锋养等[32]观察浮针配合委中放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相比于常规针刺疗法,浮针联合委中放血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见效更快,疗效更高,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仝乐等[33]观察浮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将12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针刺组,每组60人,治疗10次后评估疗效,发现浮针疗法在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方面更具优势。

  2.5踝部筋伤痛症

  浮针治疗踝部筋伤痛症主要集中于踝部扭伤、踝管综合征。李巧林等[34]通过比较浮针疗法和西医封闭疗法治疗踝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发现浮针疗法有效率86.67%,高于封闭疗法的63.33%。罗小强等[35]观察浮针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将80例踝关节扭伤的患者随机分成浮针疗法和药物疗法各40例,浮针组在患者痛点6cm~8cm处进针,扫散5min后留针,药物组予口服美洛昔康片及外用双氯芬酸钠二乙胺乳胶剂,治疗2周后发现两组ASI、VAS评分均较前降低,但浮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浮针能显著改善AS患者的疼痛,而且可以缩短病程时间及降低复发率。

  3小结

  综上所述,浮针疗法对治疗骨科筋伤痛症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起效迅速、疗程短,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但是目前机制研究尚不完善,需要进行相关的动物基础实验,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浮针止痛评价系统不健全,评价指标缺乏客观性,以后应该多结合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客观指标,增加研究的科学性与可信度,同时,可尝试不同联合手段,将其推广于内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唐莫玲 李君 何水辉 范郁山 

文章名称:浮针治疗骨科筋伤痛症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yxlw/15992.html

上一篇:高等医学院校生命教育体系
下一篇:氨苄西林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观察


浮针治疗骨科筋伤痛症相关论文:

2022-07-16临床药学本科生毕业课题设计教学
2022-04-27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创新路径
2022-04-18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疗设备中实践
2022-04-14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临床
2022-04-09食品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
2022-04-02口腔医学专业分类就业观念
2022-03-29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
2022-03-28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影响
2022-03-26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2022-03-26普外科护理中细节化护理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