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论文、著作、专利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动画专业人才技能提升和|| 满洲窗造型有何艺术特征|| 中式面点历史及发展趋势|| 科技期刊青年编委队伍建||

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和发展木

来源:职称阁分类:文学论文 时间:2019-08-12 14:34热度:

  田野研究是人类学的经典研究方法,马库斯提出多点民族志应对人类学面临的全球化挑战。通过多点田野的操作,跨越时间和空间对于单点田野研究的束缚。但是在民族志写作方法上。马库斯提倡的反讽写作模式和现实主义写作方式无法保证民族志的科学性,研究者视角的过分强调,阉割掉了研究对象的“声音”;过度强调与研究对象的共建违背了客观研究方法。本文认为,可以使用同质田野作为多点田野的选择原则,规范流动田野的选择方法;在写作和研究方法上,应遵循经典民族志原则,坚持科学方法,坚守客观。

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和发展木

  【关键词】多点民族志;全球化;表述危机;同质田野;客观性

  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和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但其在中国一直未成为显学,对于多点民族志的讨论也鲜少见到。但是,多点民族志对于人类学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给予其该有的重视。

  现代人类学田野工作开始于马林诺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将自己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研究作为示范,展示研究者深入研究田野、研究对象的功能,其研究方法得到人类学界的认可,成为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准则。自此,田野成为检验人类学学者功力的实验田,被誉为人类学学者的“成人礼”。但是这并不代表人类学固步自封,永远停留在初创者年代。兼容并包与反思一直是人类学的方法论传统,在认可既有研究方法价值的同时,人类学者也在寻求创新,以更好应对人类学面临的新变化。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普及,人类学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学术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学的研究背景变得更加复杂,人类学面临的研究课题趋于多元,如研究问题的“跨境”特点以及同一研究问题在多领域出现的共性,这促发了学者对传统定点式、封闭的田野的思考。

  一、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及应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削弱了时间、空间对人类的束缚,全球化趋势发展愈发迅猛。人口流动、文化扩散,人类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选择。面对资本全球化发展现状,人类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开放思维的重要性。学术界也正在经历着学科合作和文化共建的发展潮流。多元文化的蓬勃发展,学科交流的增多,促进了学科之间的批评讨论,也促进了学科内部的反思。面对全球化趋势,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和民族志写作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人类学面临的全球化挑战

  全球化时代下,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天涯比邻成为现实,人类学研究也日益被卷入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在经典的田野研究中,人类学的研究田野一般指一个特定的、实体的社区,如马林诺夫斯基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经典人类学那种封闭的、遥远的完美社区已难觅踪迹,人类学者面临的田野更加多元且相互渗透。移民、资本全球化等现象催生了新的田野,人类学的田野点甚至跨越了物质实体的存在。以网络世界作为田野点的虚拟民族志也得到学界的认可,经典田野研究关注的实体田野点不再是唯一的合法田野。

  全球化不仅刺激了新的合法田野的出现,更促进了文化的扩散与传播。文化跨区域、跨时空的传播方式引发了人类学对文化研究方式的思考。经典田野研究封闭、定点式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够满足跨区域文化研究的要求?全球化思维意味着对研究对象的复杂关系的全面考量,包括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对研究对象所在地域的选择。除了文化的跨时空传播,许多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跨区域、跨文化的普遍性问题,比如贫困问题、气候问题等。面对这些变化,经典田野研究方法如何跟进社会发展步伐进行更新成为现实问题。

  (二)多点民族志的应用

  作为对人类学面临的全球化挑战和表述危机的回应,马库斯提出了“多点民族志”。多点民族志是马库斯对实验民族志的探索。实验民族志并不是一种既定的、格式完整的民族志类型,而是指人类学对民族志的实验。实验的意思是探索,即面对全球化趋势下的各种变化,对民族志的创新和发展。马库斯的多点民族志来源于他对汤加人的研究。汤加王国处于波利尼西亚西部,在对其进行研究时,马库斯发现,汤加社会移民现象十分普遍,这引发了他对跨区域、多点田野研究的思考。他认为,为了更好地了解移民问题和移民特点,不仅要考察其在现住地的特点,还要询问他们的原籍地进行沟通。

  多点民族志由马库斯提出,但是多点田野的研究方法并非起源于人类学。多点研究法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十分广泛。多媒体研究,科技的社会与文化研究,以及基于女权主义的生殖医学和流行病学,都是应用多点田野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国内,对于多点民族志的讨论并不多,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对于多点民族志的应用最常见于电影纪录片。郭建斌[2]在对其电影《大篷车》的研究进行回顾时,发现其研究方法就是对多点民族志的应用,在课题调研过程中,其调研区域跨越三个省区,访谈对象上到国家广电总局的相关领导,下到乡镇电影放映员;王庆福在讨论多点民族志对于影像实践的影响时提到,多点民族志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不同的视角,纪录片主角因为多点民族志所提倡的地方对世界的对话而显得更加开阔和丰富。

  除了电影纪录片,国内的医学人类学率先引入了多点民族志的学习。赖立里在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医药调查时就借鉴了多点民族志的观点。 她将多点民族志中对于合作的重视引入自己的研究,与研究对象建立共谋的合作关系,推动其研究的开展。

  了合理转移和延伸。

  (二)挣脱空间与时间的束缚

  多点民族志优于经典民族志的原因之一,就是多点民族志对于空间和时间束缚的摆脱。多点民族志的这一优点通过两方面的特征表现:

  #FormatImgID_0#、其一,多点民族志对地方(10cal)和全球(global)的思考。马库斯使用的是global一词,但是根据本文的理解,改词可以引申为囊括田野点的更为广阔的区域范围,具体大小则依据研究者个人的研究设计和田野点的情况而定。多点民族志在设计中将田野点放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就是对经典田野法单一田野点的革新,跨越了传统田野点对于研究空间的限制。

  其二,将时间维度引人民族志的研究。经典民族志中也有时间维度,但是更强调的是研究者在田野的调研期内,而多点民族志则将一条跨度更广的时间线放人田野点,通过对田野点过去材料的收集,与现在的现实状况进行对照,更好地把握田野点的变化与发展。

  (三)比较研究的应用

  田野数量的非唯一性必然会引导研究者对不同田野进行比较,比较法与多点民族志相伴而生。事实上摩尔根时代的亲属制度研究就已经有了先例,之后比较法为众多学者熟悉则源于弗雷泽的《金枝》。摩尔根的比较研究部分建立于印第安田野的基础上.但弗雷泽的研究则全部来源于书斋,是坐在“摇椅”上完成。因此,比较法一直被认为是空想人类学家的方法,与当时哈登所强调的要进行实地的、系统的研究相背离。随着田野工作的发展,比较法一时受到冷落。

  学者对比较法的轻视源于其实验室性质,诸多运用比较法的学者缺少必要的田野材料支撑,不免有二手资料、道听途说之嫌。但是如果加上田野工作的配合,比较法就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许娘光的著作《美国人与中国人》就是通过使用比较法写出的优秀作品。许娘光通过对中国人和美国人性格以及行为方式的比较,总结出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不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外在不同的表现分析两国文化的差异,进而分析中国人与美国人在各自文化场域内的行为内涵。多点民族志完全可以完成像《美国人与中国人》这样田野扎实的比较民族志研究。

  (四)多元的研究者角色

  人在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拥有特定的身份,这个身份既是个人与他人相处的依据,也是获得社会关系的凭借,人类学者在田野研究中也不例外。当涉及多点民族志时,情况会更加复杂。由于田野点的非唯一性,研究者在不同的田野点中可能需要扮演不同的身份。

  例如,Martin在她的著作《灵活的身体》(Flexible Bodies)[1]中写到,在她的调研过程中,她一直

  在经历着各种角色的转变,在第一个站点,她是一名艾滋病志愿者,另一个站点是医学院学生,第三个

  是公司培训生。她在政治上尽其所能,通过这种脱节的空间使她的运动具有某种统一性的身份或人格是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工作的间接活动。任何一个人的工作政治和道德都反映了其他人的工作。多元的研究者身份既可以帮助研究者扩展研究视角,也可能会模糊研究者立场,在多点田野的调研过程中,研究者尤其需要注意。

  (五)与研究对象的合作

  在现代社会中,以往人类学家观察的“他者”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他者”是一个具有文化对话意义的他者。虽然列维一斯特劳斯一直强调“野性的思维”,强调原始族群的智慧和文化,但是从“对话”意义上讲,列维一斯特劳斯与其研究对象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他的研究对象根本无法想象列维一斯特劳斯的文化,也无法与其进行“对话”。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地人民的互相了解,因此研究者在田野工作时再也不能将“他者”仅仅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要认识到“他者”是主动性、独立性极强的自由主体。双方在互动中产生的知识碰撞和思想共鸣则成为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重点。

  人类的文化现象本来就是多元的,但是,知识分工导致文化也被条割认知。仅以婚姻为例,它里面包含了天时、地利、经济、阶层、宗教、消费、仪式、跨文化、性别等诸多领域,人类学面对的研究对象并非由“纯净”的单一文化所形塑的“纯净”的个体,其同时也是多元文化的载体。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人类学必须加入对多元文化与研究对象传统文化之间的张力的思考。如今,全球化趋势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主体自身接受文化多元属性以及文化的地域交叉性。人类学家“单打独斗”“一个人的交响曲”的研究方式正在面临时代的检验和挑战。

文章名称: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和发展木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wslw/13452.html

上一篇:创新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与经营模式
下一篇:西安课堂架起东西方的桥梁


多点民族志的提出和发展木相关论文:

2022-09-20一带一路水利工程学科留学生招生培养
2022-09-13比较文学危机论回顾与反思
2022-07-20T台妆容设计与服装表演搭配
2022-07-13茶文化艺术设计理念与实践
2022-06-11网页设计课程中多媒体教学
2022-06-01动画专业人才技能提升和职业道德培养
2022-05-31型化音乐电台发展策略
2022-05-25广告学文化研究策略
2022-05-18古典装饰性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运用
2022-05-16传统凤鸟纹样在图形设计中应用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