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职称晋升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动画专业人才技能提升和|| 满洲窗造型有何艺术特征|| 中式面点历史及发展趋势|| 科技期刊青年编委队伍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创新

来源:职称阁分类:文学论文 时间:2019-03-05 10:54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创新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创新

  [关键词]彩陶;造型观;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重识中国原始彩陶造型观的意义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具有多种传播形式并不断更新的新型媒体,它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延展。现阶段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对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同样,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与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人说:“时代文化是创造设计语言与形式的重要母体,反过来,一个时代的设计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这个时代的文化特质。”这句话阐述了文化和设计之间不可分割的辩证联系,既指出“每个特定时代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的生产方式或行为范式都会对这个时期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起决定性作用”,又说明“特定历史时期的设计一定是这个时代人类生活方式和精神意志的体现”。中国原始彩陶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作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显著标志之一,其出现与应用,一方面是远古人类与外部自然世界和内部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反映,另一方面彩陶的造型设计又展现了远古先民朴素的设计观念和原始的审美情感。新媒体时代,传承中国原始彩陶造型中的设计观,对中国当代造物设计会产生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中国原始彩陶造型中的设计观

  1.功能因素

  漫长的人类设计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功能因素始终居于设计艺术的首位。两千多年前,墨子论述设计的实用与审美关系问题时曾提出:“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后文。”这句话中“文”指纹饰,装饰,也指事物的外在表象和外形;“质”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即功能。可见,墨子在指出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并重的同时,强调“功能”应先于“审美”,说明了功能因素的重要性。《韩非子·解老》中又云:“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其中,“情”指内在真情,“貌”为外在纹饰。这句话的本意是讲“内在真情与外在形式之间,取真情而舍形式”,对应到设计中则是“君子重视事物的本质而厌恶装饰”。虽然韩非子否定一切美的形式的“致用观”是狭隘的,但他强调事物本质的做法却具有积极的意义。恩格斯曾说:“人类之野蛮的低级阶段是从学会制陶开始的。”原始彩陶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展现了中国古代“备物以致用”的传统造物观。鼓腹双耳尖底素陶壶和漩涡纹尖底瓶均为汲水器,作为取水、盛水的容器,小口尖底瓶的造型设计以实用为目的。口小、底尖、腹部有双耳为其突出特点。小口的设计,可以在提携的过程中避免水的外溢,倒水时容易控制水的流速,以免泼溅;腹部的双耳系绳后可绑或挂于腰间,携带方便;深腹尖底的造型可使水壶空置时重心向上,置于水面时壶身自动倾斜,满水后,壶体重心下移,自动竖起。除此之外,瓶体整体的对称结构可实现水在运输过程中的平衡功能。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壶造型优美别致。此壶作为盛储液体的容器,鼓腹薄壁的设计,提供了足够的存储空间。壶体正中的小口为杯型,便于注入和倾倒液体。口部下端的内凹弧线适合手握,并可防止手误时下滑,加强了手握的安全性。肩部设有两耳,预留空间可允许手指伸入提拿、倾倒。对称的桥形小耳使该壶在使用时系绳提拿或背负携带都能较好地保持平衡。船形彩陶壶的设计与中国古代“美善相乐”的思想相一致。

  2.审美因素

  我国著名美学家李砚祖先生在其著作《艺术设计概论》中说:“合理的功能形式是一个好的、善的形式,因而必然也是一个美的形式。”中国原始彩陶的造型设计在满足实用、合理等功能需要的同时,其形式本身也具有很多美的要素。船形彩陶壶的整体造型带给人轻巧、饱满和稳重的视觉美感。它的口部、颈部和腹部呈现的圆弧形不仅会产生柔和、流畅、幸福和安逸的视觉张力,而且会给人一种温和、圆融和安全的触觉感受。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说:“波状线比直线更能够创造美……蛇形线会赋予美以最大的魅力。”他声称发现了“美的理想”的精髓。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造型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构图中最美的是圆形。”彩陶中以圆来造型或以球形作为造物的基本形体,不仅体现出对称、节奏、韵律、和谐的美感,也反映出远古先民在最原初的农耕活中对自然界和生存环境的感知,以及对劳动节奏感和规律性的感知。

  3.情感因素

  《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彩陶的制作也从满足基本的实用需要过渡到满足情感和精神需要。原始彩陶的造型设计,不仅实现了物质性的功能之美,同时也实现了精神性的情感之美。人类早期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人们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生命时刻都要承受自然界的各种挑战,生存相当不易。然而,无论捕鱼、狩猎、与自然界抗衡的过程中,还是氏族争战的过程中,都需要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因此,保持氏族人丁兴旺成为原始先民最诚挚的愿望。中国原始彩陶中葫芦形彩陶瓶的设计体现了最原始的生殖崇拜。葫芦的藤蔓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寄托了先民们祈福多子多孙的美好祝愿。所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认为艺术起源于“生命的生产”。远古时期,先民们信仰“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在他们看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灵魂,并会选择某一物种作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图腾成为神圣不可侵犯并用于维护部落兴旺的“神灵”。原始彩陶中模仿动物形象的器型是图腾崇拜的表现。

  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原始彩陶造型观的传承与创新

  我国彩陶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世界彩陶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始彩陶的造型设计会出于功能的考虑,也会受材料、技艺及审美要素的制约,还会受当时社会文化和人们情感需要的影响。中国原始彩陶造型之丰富,种类之繁多,构思之精巧展现了我国远古先民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传承与创新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存在状态,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内核。新媒体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新载体,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将中国原始彩陶造型设计中所呈现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和精神信仰等实现跨时空的传播,以更为迅速、方便和全面的方式使大众见证中国原始彩陶的文化之美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新媒体的即时、交互、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也为我国彩陶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和构建公共数字文化发展平台,为强化数字及网络展示、交流和互动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打破了地域、时空界限,实现了文化的共享与创新。

  作者:吕少华

文章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创新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wslw/12182.html

上一篇:平面设计中创意插画的作用
下一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法治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创新相关论文:

2022-09-20一带一路水利工程学科留学生招生培养
2022-09-13比较文学危机论回顾与反思
2022-07-20T台妆容设计与服装表演搭配
2022-07-13茶文化艺术设计理念与实践
2022-06-11网页设计课程中多媒体教学
2022-06-01动画专业人才技能提升和职业道德培养
2022-05-31型化音乐电台发展策略
2022-05-25广告学文化研究策略
2022-05-18古典装饰性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运用
2022-05-16传统凤鸟纹样在图形设计中应用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