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职称晋升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 黄精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作用|| 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措||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验

来源:职称阁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19-08-24 11:53热度:

  目前我国因盲目开发又无法抑制导致资源严重浪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而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对我国有很大的启示。本文从农业、工业、社会、教育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一系列保护环境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经验,指出可将这些经验用于我国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高速发展中,并针对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提出健全我国完善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设立环境保护相关的执法机构等建议。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验

  关键词:日本;污染;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物质的需求在逐渐扩大,而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开发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工业发展以来我们耗用了地球上大部分自然资源,破坏了我们唯一生存的家园。发展、资源、环境三者所产生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西方一些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关注。1972年,英国麦多斯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指出,随着粮食短缺、资源耗竭和严重污染问题的出现,如再不改变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生产及生产能力的发展人类将无法控制。上世纪,欧洲学者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理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社会发展”。这一观点,得到各国理论界的赞同,并接受。“可持续发展”成为发展和生存的前提。

  一、日本环境保护的过程

  从1955年开始,日本进入高度经济成长期。由于大力发展重化学工业,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发生了严重的水质污染和空气污染,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1956年的水俣病(甲基汞中毒造成)、1957年的痛痛病(镉中毒造成)、1961年的哮喘病(工厂排放废气所致)、1964年的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污染米糠油)等。这些环境污染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使日本冠上“世界公害大国”之名。而产生公害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生产企业将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和随意丢弃。公害给人们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要求政府强化公害对策的呼声不断高涨。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日本政府总结经验教训,把环保问题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就积极探索理想的环境保护模式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减少经济活动中的物质需求量和能源供给量,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资源循环的再利用。在公害发生最多的制造业,最初只考虑如何处理排放的污染物,后来则注重如何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等,并开发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清洁生产”新型技术。在三十多年里,日本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达到100多项,这些法律法规使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促进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使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走在了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21世纪开始,日本大力实施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环境保护经历了“公害大国型—公害防止型—资源节约型—资源循环型”的变迁,是目前世界上资源循环利用率最高和环境保护立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

  二、日本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律法和引导,1958年,日本制定了第一部有关保护水质的法律——《关于保护公共用水区域水质及限制工厂排水法》。1962年,颁布了《防止大气污染法》。196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公害对策基本法》,明确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环境保护责任。1968年以后,陆续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止法》、《噪音限制法》、《水质污染防治法》、《工业公害预调查法》、《公共水域深埋法》、《濑户内海环境保护特别措施法》等。1970年的第64次国会上,日本重新修订了《公害对策基本法》,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等14个法案,使此次国会成为著名的“公害对策国会”,法律中还加进了居民应该享受良好环境的“环境权”这一新见解,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共鸣,“环境权”成为以后日本环境立法的基本理念。1971年,成立由总理大臣直接领导的“环境厅”,指导和管理全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技术的研究开发,直接对环境问题进行行政干预,并制定了《自然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离不开环境立法的推动。1978年,日本制定了第一部《节能法》。1991年,颁布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1993年,其国会制定了《环境基本法》,随后又颁布了《容器包装回收再利用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家电回收再利用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法》和《汽车回收再利用法》等。上世纪,日本制定“新千年计划”,把循环经济作为21世纪日本社会发展的前提。1998年的《环境白皮书》提出“环境立国”的新战略,2010年5月召开“环保国会”,参众两院表决通过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等多项法规,提出建立“环境之国”。到本世纪,日本仍然坚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定为“环境世纪”,提出创建“循环社会”。2001年以来相继制定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庭电器循环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等,逐渐尽善循环经济方面的律法。当前,日本正在拟订《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如果此法律生效,日本会从现代经济社会向“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促使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科学技术的飞跃,给日本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率,开辟更多的市场。2010年,日本环境省选定6个环保领域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消除20世纪在环境方面遗留下来的负面遗产;防止地球变暖;加强对化学物质的环境评估与管理;建设循环型经济;开发循环型社会需要的技术;建设人与自然共存生态家园及建设城市中的再生技术。

  三、日本环境保护的经验

  国际上,日本不仅是发起世界有名的,控制国际间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国家之一,也是推动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最积极的国家。在国内,经过四十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在环境保护方面总结出不少的经验。

  1、农业方面

  日本环保农业是由集约农业发展起来的,政府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统筹规划水循环体系,将地下水和地表水合理利用,形成完善的水循环体系;有机废弃物的区域内循环处理,在地域环保型农业中,有机废弃物要在当地循环处理,利用退耕还林的方法使当地环境得到净化;将畜产废弃物处理后施入耕地以维持其肥力;生活废水、农业废水中的污泥,最大限度进行合理的还原处理,并达到质地标准;强调化学农药的危害性及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在饮用水源附近使用农药,减少对人、畜、禽的伤害;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大力实施“有机农业”,提倡无农药、无化肥的作物栽培。

  2、工业方面

  日本环境立法比较完备,已经达到百余项。由于立法严密、执法严明、对企业有很大的约束力。目前,日本建立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政府、企业、民众“三轮驱动”的工业垃圾回收系统,这一循环经济的理念不仅得到法律的支撑,也在各大公司和民众当中扎下了根。例如,东芝、松下、索尼、日立、三洋等大公司,都根据自己的环境理念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列出了工业垃圾“零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100%的日程表。而民众则以对政府的监督、企业的执行和自己的行动三方面来推动环保,达到“三轮驱动”的目的。目前,日本的“环境ISO14000系列”认证活动与“环境会计”制度在企业中迅速普及,实现“零排放”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环境保护的NGO规模之大,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日本是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众多的汽车大企业在生产中,除了实行工业垃圾的“零排放”以外,还投入巨资来研究氢燃料电池作为未来汽车的主要替代能源,以净化汽车对空气的污染。丰田汽车公司经过近30年对氢燃料电池的研究,已走在世界前端,预计在2020年奥运会期间,就有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东京行驶,并逐渐推向世界。近年来,日本环境保护和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水平在不断提高。据通产省计算,2009年日本的GDP比1974年增加了近1倍,能源消耗的比重反而由1974年的70%下降到2004年的50%。以美元为单位的GDP温室气体排放量,日本只有280克,为欧盟15国的一半,仅为美国的40%,日本在能源利用率上高于欧美。

  3、社会方面

  日本家庭抛弃的生活垃圾分为可燃烧、不可燃烧和大型垃圾三类,都严格按照不同的时间,放在指定的地点来回收;家庭废弃的家电和汽车,由生产工厂统一负责收回,集中送往“废弃处理中心”,将其分解,按资源类别进行循环再利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运到“再资源设施中心”进行处理,生产出再生水泥等建筑材料;实施节能产品标签制度,有空调、冰箱、电视、暖炉、燃气炊具等13种产品实施了节能产品标签制度;每年还制作家电等产品的“节能性能目录”,向消费者提供家电产品节能相关信息,鼓励消费购买节能产品;为了节约能源,规定政府办公楼温度为28度,并号召企业和商业建筑参照此标准执行。

  4、教育方面

  日本的环保意识从小学生抓起,小学开设了环保必修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作环保问题的社会调查,观摩废物处理、再生、利用的企业,提高孩子们的环保知识和意识。学校定期组织与环保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们将家里的生活废弃物带到学校,卖到废品回收站,所得款项学生们可以购买学习用品。日本学校的环境保护教育还分为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三个阶段,已经广泛深入学生之中。四、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过4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总量快速上升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而“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以1万多平方公里速度增长。全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我国每年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现存的生活垃圾超过60亿吨,工业垃圾66亿吨,而且每年正以1.3亿吨的速度递增。国家环保总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流经我国城市的河流90%受到严重污染,3亿多农民喝不上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我国的环境状况在世界144个国家中,排名在第133位。世界排名前20的污染城市,我国就占了13个。每年因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相当于全国每年新增GDP的8%。由于我国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和经历压缩型过程,其中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我国必须意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五、对我国的启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严峻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污染物减排的任务也十分艰巨。所以我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日本在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启示。一是日本环境保护的立法比较完备,已经达到百余项,正在拟订的《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值得我国借鉴。我国有《环境保护法》,但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循环经济法律,可充分学习日本的经验,尽快制定一部全国性的循环经济基本法。也可以让每个省(直辖市)根据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使得地方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二是现在我国已实行的环境保护政策有排污收费制、排污许可证制、治理污染的排污费返还和低息贷款制度,以及综合利用产品的减免税制度等,但还没有制定有关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一方面是资源匮乏,开采成本居高,另一方面是可利用的资源回收太少,废物加剧了环境污染。应学习日本经验,尽快建立一切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制度,帮助生产的大企业建立“生产厂家回收责任制”。应大力鼓励废物回收利用的精神,建设废弃物处理和进行循环利用的企业,并给予企业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实行减税、退税,增加设备折旧等措施。三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基本上没有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使得农村的历史欠账较多,从而造成面源污染十分严重。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我国农村也没有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损失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实际上是鼓励农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使得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加剧。而2003年以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仍然没有考虑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应向日本一样,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尽快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并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快改水改厕步伐,倡导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四是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政府提供给公民参与的具体渠道很少。要建立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制度,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及全体国民的广泛参与。政府要从环保信息的公开、知情做起,使广大公众有环保知情权。要引导市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尽可能地减少生活垃圾,家庭有责任将垃圾进行分类、装袋处理。我国的环境保护首先从学生抓起,应积极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知识,组织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参观、演出、宣传、作文比赛等;应把环保的科普知识和重大环保政策以通俗易懂与寓教于乐的形式纳入学校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沈国明:国外环保概览[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2]刘大椿、明日香寿川、金淞:环境问题——从中日比较与合作的观点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王伟中、郭日生、黄晶: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0.

  [4]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刘燕华、周宏春:中国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报告(1986—2006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9.

  [8]孙仁中: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与经验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6(1).

  [9]杨东平:环境绿皮书:2006年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1]汤浅赳男:环境与文明[M].新评论出版社,2003.

  作者:陈柏宇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文章名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验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nylw/13560.html

上一篇:园林设计创新思维在城市建设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经验相关论文:

2022-07-19树木移植技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
2022-06-30海上油田开发初期注水系统优化
2022-06-23花境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色彩搭配
2022-06-163S技术在基层林业管理中应用
2022-05-30体育运动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应用
2022-05-28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作用
2022-05-23畜牧养殖机械化现状调查
2022-05-21农业民俗音乐艺术特色
2022-05-16农村变电站嵌入式系统设计
2022-05-14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