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论文、著作、专利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研究现|| 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作用|| 黄精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措||

跨国文化下农业推广理论及实践

来源:职称阁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19-03-25 11:11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跨国文化下农业推广理论及实践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跨国文化农业推广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跨国文化下农业推广理论及实践

  关键词:跨国文化;农业;推广

  随着信息进代的到来,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加,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日趋繁频和密切。农业推广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开展对外交往的主要内容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定义为“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技术和正确观念的信息传播过程,从而对信息和技术进行更有效的应用”。因此,农业推广从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性质的工作,核心是知识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不同人和人群间的合作与协作,目标是利用有效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方法,帮助农民形成正确的生产和生活观念,最终协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1]。目前,我国主办的援外农业研修和培训班是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全球化形式下农业推广的主要形式,从2000年我国开始执行大规模的援外培训项目,每年有多达上万名学员到我国参加各种项目内容的援外培训或研修班,、此类援外培训班一般培训时间为卜2月,人员通常用20 ̄40人,通常都是由至少5个以上的国家人员组成,是一种典型跨国文化环境。在这种形势下跨国文化环境的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全球化和中国

  人们一般用“全球化”来描述当前世界特别是在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原来传统只局限于一国范围内的产品生产、服务活动、资本流动和科技传播逐渐开始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扩张。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是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性整合运动”[2]。目前,全球化已逐渐影响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渐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中国政府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和方案,为改革和优化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在具体行动上,如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在全球化变革的历史转折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与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前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迈进'现在,世界上已形成共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跨国文化环境下的农业推广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文化的定义

  在全球化过程中,人们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沟通、协调和合作。国家文化通常被定义为在一个国家内的人民在长期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体系。如施恩将文化定义为“群体在适应外部环境及内部整合的过程中,创造、发展而形成的基本假设的模式”[4]。人们普遍认为文化的内容是分层的,比较主要的描述文化的模型有两个,一个是冰山模型,即文化如冰山一样,水下不可见的部分远大于水面上可见的部分,而这些不可见部分,如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在决定人们的行为方面有更重要的作用;二是洋葱模型,即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是一个从可见到不可见的多个层次结构,除了表层的可见部分,内部的不可见部分也有一个层次结构,而且越靠近核心层,越代表着文化中起基础作用的部分,如价值观、行为规范、信念和假设等。文化具有群体成员共享的特征,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快速变化,同时不同文化有其独特性。在全球化环境下,对特定文化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预测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这对于跨国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5]。

  3跨国文化和跨文化沟通

  3.1跨国文化研究主要理论在全球化环境下,当遇到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时,一般要从4个方面来分析其文化特征,一是国家文化层面,二是地区文化层面,三是组织文化层面,四是个体个性层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最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是国家文化层面的影响。对国家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六大价值理论、郝夫斯泰德的六大文化维度理论、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的多维度体理论、强皮纳斯文的七维度文化理论、施华兹的十大价值观的二维度文化理论等[61。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把文化体系归纳成为若干个维度的价值观,通过社会调查问卷的结果,在每一个维度上对价值观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每种文化的相对特点。例如根据郝夫斯泰德的六大文化维度理论,我国和美国两国在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维度差异很大,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的国家,而中国是集体主义的国家,两国文化上一些方面的差异可以从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维度来进行解释和预测。

  3.2建立自身文化参观体系在全球化背景下,遇到一种陌生的国家文化时,首先需要识别这种文化。要建立一个自身参照文化体系,一般本国的文化体系是最好的参照物。在同一个国家环境下,人们往往忽视作为背景存在的本国文化,但在其他文化的对比下,本国文化一些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理念、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等可以较为容易的被识别出来'如在核心价值观方面,我国文化有以下几点特征较为明显:一是天人合一、万物普遍联系的观念,这和许多国家聚焦式和因果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二是相对和变化的看法,人们认为许多比较性概念,如好和坏是具有相对性的,不能用绝对的观点来看待,好的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坏的,而在一些文化中则认为好和坏是绝对的,好的永远是好的,坏的永远是坏的,二者永不可能转化和调和。三是个人与所处群体的关系,国人是集体主义下的垂直个体主义者,也就是说国人总体是集体主义,但在群体内部有攀比性的个人主义倾向,这和美国人的个体主义至上以及日本人的集体主义下的平行个人主义(即内部个体间很少有攀比心理)有所不同。四是对人性看法,如性善还是性恶。国人总体上认为人性善或中性,但许多宗教国家则认为人性本恶。在对本国文化有一个基本了解之后,将其作为参照体系,再观察研究外国文化,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比较基点。

  3.3理解不同文化在识别不同文化之后,要抱着求同存异的观点理解外国文化,学会从文化角度出发看问题,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其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的不同。无论对于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在跨文化环境中,由于对陌生文化环境的不熟悉,同时失去了熟悉的文化环境,心理上会变焦虑,行为也会有失控感,同时价值观的冲突造成认识上的无所适从[8]。在观察自身或其他人出现这种现象时,要积极协助克服。比如穆斯林国家人员到陌生国家一般对饮食是否符合其宗教要求存在疑虑,所以对于饮食安排他们会提出特别多的要求。作为一个了解其文化特征的人,要充分尊重其宗教传统和习俗,确保其吃的放心、安心,特别是对于斋月期间的饮食安排,还要考虑时间上的安排。其他一些宗教如印度教人员,饮食也有类似要注意的事项。另外,不同文化对饮酒、吸烟、化妆品、饮茶、歌舞等均有不同的看法,有些问题对不同种族还有不同的深层意义,这些都要提前有所了解,在具体活动时注意观察和做出相应安排。总之,对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人员,要注意分析其特定国家文化,在具体的每一件小事上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有可能和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

  4跨国文化下的农业推广实践

  在跨国文化环境下开展农业推广,和在国内开展农业推广不同,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文化对于知识传播的影响。

  4.1明确和国内农业推广方式方法上的差异在农业推广问题上,要识别不同国家的农业发展面临的不同问题和解决方法:在我国搞农业推广,大部分仅涉及技术和产品的问题,但在不同国家,了解一个农业生产问题,就需要从一个更大的方面进行考虑。比如有的国家施肥量不足,有的是因为本国市场供应不足,而有的就有可能是因为土地所有制导致种地农民投肥意愿不足,还有的则是因为肥料市场和分配机制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4.2注意各国农业政策的差异以化肥为例,在我国,肥料价格基本以国内市场浮动来决定,但在许多国家,化肥分配体制受政府控制,不存在类似于我国市场化的肥料市场。在这些国家搞科学施肥的技术推广,如果政府控制的化肥分配机制参与不进去,那基本上无法进行技术推广。有的国家采用完全市场机制,有的则采用补贴机制,有的则是免费供应机制等。因此,对特定国家人员搞农业推广,首先要了解这些最基本的国情,不犯低级错误。

  4.3调整自身行为模式以促进沟通跨国文化下的农业推广,不同于国内开展的同类型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工作对象是外国人,他们与国人是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学习和成长的。在跨国文化中开展农业推广,要注意根据对方文化背景调整自身行为,让自身语言行为能够处于对方文化下可接受的范围。在跨国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实际上是很难通过语言做到百分之百的沟通,但可以通过调整我们动作、手势、眼神、身体距离、语音语调等,使我们要表达和沟通的信息更充分和顺畅地被外国人理解。具体到语言沟通上,语言由于翻译原因,并不能完完全全的传情达意,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不能按对国人说话的方式将讲话内容简单翻译过去给外国人听。对讲话内容要认真思考可能会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产生不同的理解的可能性,讲话要注意不要太空泛,不说太抽象的概念。在具体事情上,不许诺做不到的事,对一些受条件所限无法完成的事,定要花时间耐心向外国友人解释做不到的原因,同时提出可行的替代方案和方法,用实际行动取信于人。跨国文化下的农业推广,还要有前瞻意识,对许多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作好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判,无论何种情况,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善于沟通和协调,特别是对人际关系,要比和本国人打交道花上更多的心思,从细节入手,从一言一行人手,在细节处展示友善和诚意。不怕麻烦,不怕繁琐,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将跨国文化背景下的农业推广工作逐渐向着预定的方向推进。

  5结语

  跨国文化下的农业推广,是“一带一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径。跨国文化下的农业推广,不仅要立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立足于长远,每一个农业推广项目都是国与国之间友谊发展的一砖一瓦,是百年大计,要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对从事跨国文化下农业推广的人员而言,以谦虚的态度学习外国文化知识,学习外国农业生产实践知识,同时注意将我国已经取得成果、经验和农业技术与国外的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是跨国文化下的农业推广工作最根本的保障。

  作者:孙钊 郭敏 吴优 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文章名称:跨国文化下农业推广理论及实践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nylw/12368.html

上一篇:基层畜牧养殖管理问题与解决策略
下一篇:设施蔬菜栽培土壤障碍与解决对策


跨国文化下农业推广理论及实践相关论文:

2022-07-19树木移植技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
2022-06-30海上油田开发初期注水系统优化
2022-06-23花境植物在景观设计中色彩搭配
2022-06-163S技术在基层林业管理中应用
2022-05-30体育运动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应用
2022-05-28园林绿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作用
2022-05-23畜牧养殖机械化现状调查
2022-05-21农业民俗音乐艺术特色
2022-05-16农村变电站嵌入式系统设计
2022-05-14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