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论文、著作、专利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与企业|| 新租赁准则调整及会计处|| 社会保险基金风险原因与||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如何提升

来源:职称阁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0-03-17 09:52热度: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教育投入逐步重视,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脚步。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人才培养目标也是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会计职业能力是通过对会计理论结构,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原理、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扮演和作用发挥等的深入掌握和理解取得的。本文首先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进行描述,并分析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意义,找到现存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和改革措施,旨在为高职院校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如何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强调“能用为度”“实用为本”。近年来,随着社会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也有了较大提升,同时,会计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也更加青睐那些拥有高超会计技能的人才,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职业能力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综合的体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类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快速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这种专业的培养是建立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之上,是学生从高职院校生活向个人职业生涯过渡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着目标定位不清晰、未形成针对性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陈旧、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亟待不断提高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机制。

  一、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就目前绝大多数开设会计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解还存在某些方面的偏差;与国内企业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相比,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岗位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好,但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较差,无法胜任专业技能较强的岗位。另外,有些学生在校时虽然取得了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但也仅限于理论基础知识的提高和认可,并不完全体现动手实操能力。所以,多数学生在入职时要经过一次甚至多次的岗前培训,才能真正走上工作岗位,这就影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效率,同时也缩小了学生的发展和就业空间,没能真正实现职业能力培养和实际工作需要的有效衔接。在高职院校的会计类专业中,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提升,应当具备某些特定的品质,比如:良好的职业操守;记好帐,做好账;熟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各类业务标准;掌握较为丰富的知识结构;有企业管理的视野;有较高的情商等。当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清晰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熟练掌握基础性会计理论知识、可持续发展与实务操作的能力均较强且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胜任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出纳、办税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但是由于高职与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存在严重混淆的问题,职业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存在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两者相互混淆的突出问题等原因,导致在设置课程、对职业能力定位以及制定人才的培养方案时,片面认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起点较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从而造成在实际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其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日后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力不从心。

  (二)未形成针对性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由于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一些该开设的课程未开,有些课程不必开,课程开设没有顾及先后顺序等原因导致目前的课程设置形式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师资薪酬成本的增加,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外,学校偏向于理论课程开设,实践实训课程不足,忽略了知识相互间的有效衔接。由此可见,成熟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三)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职业能力培养

  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有些职业院校的教育方法依旧只是单方面传授,主要就是将老师讲授作为主导,教学方法上仍旧采用传统的“照本宣科灌输式”,这样的教学使老师完成了自身的教学任务,可是却没有从主观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加以重视;确保知识得到一定的传授,可是却没有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加以重视。最后,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学习,老师教什么,学生便学习什么,学生无法将创新能力发挥出来,不能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在进行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如和教学方法相配套的一些软件开发较为滞后等,不利于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的现象,如注重理论考核,忽视实践能力测评;注重期末考试,忽视过程考核;注重专业技能课程考核,忽视素质能力课程考核等。

  二、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会计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也更加青睐那些拥有高超会计技能的人才,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类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快速的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这种专业的培养是建立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之上,是学生从高职院校生活向个人职业生涯过渡的重要环节。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

  力培养是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在要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作为我国高素质工匠的发源地,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大国工匠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气魄。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也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需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培养会计人员的工匠精神至关重要。当前如何在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中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树立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奉献的创新精神,丰富大国工匠的内在,勇于拼搏,丰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途径,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应对实践技能的必然要求

  会计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它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日常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求过硬,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才能在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避免“走弯路”,能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因此,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顺利起保驾护航作用。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

  力培养能够促进他们提高从业能力在高职院校的会计类专业中,学生职业能力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综合能力。其中,记好帐,做好帐,是最基础的职业能力,这也是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专业性最强的指标之一。新形势下,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必备知识和技能,更加需要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这也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力和顺利就业的概率。

  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措施

  (一)进行多元化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拓宽多元化教师的引入途径,建立相对稳定的多元化兼职教师队伍等途径,建立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多元化教师队伍,为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二)改善会计专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条件

  高职院校应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实训室建设投入,尤其改善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条件。每个会计软件都要求学生学会操作,并熟练掌握其中每一个软件。软件当中的每个模块都要求学生掌握,学生不仅要会做账,还要回查账和用账,真正全方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既需要学校能够承担人才培养职责,也需要企业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应该从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学校职责企业职责两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机制。根据岗位要求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会计人才,是现代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工作,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具有综合性职业能力的会计人才,缩短学校和企业间的距离,对推动企业发展和学校教育都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探寻一条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打造成为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力求培养具有较强会计核算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是当下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解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及培养途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6.

  [2]李文秀.人工智能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研究[D].晋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郑英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究——基于河北省现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5):239-240.

  [4]刘晓丽.基于企业会计岗位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时代金融,2018(17):223.

  作者:张云 单位: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文章名称: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如何提升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jjlw/15286.html

上一篇:本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数学专业金融数学课程建设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如何提升相关论文:

2022-09-20一带一路倡议怎样发展政治经济学
2022-07-01问询函监管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2022-06-29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和对策
2022-06-24钢铁制造企业存货管理问题
2022-06-21智能家居行业公司财务战略
2022-06-17消费税作为地方税利弊分析及改革建议
2022-06-13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
2022-06-10垃圾焚烧PPP项目下税务风险
2022-06-02火灾下服装批发市场人员安全疏散
2022-05-27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中问题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