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职称晋升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与企业|| 新租赁准则调整及会计处|| 社会保险基金风险原因与||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

校园金融长效教育机制如何构建

来源:职称阁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19-10-09 09:27热度:

  市场作用下的网络贷款泛滥曾渗透到大多数高校,“谈贷色变”的校园贷引发了一系列校园金融危机。校园贷的终结,也正是校园金融秩序的重新构建。通过分析校园贷兴盛的原因以及校园贷隐藏下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清醒地认识校园金融存在的重要性。进入新时代,高校应当推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金融价值取向教育,建设教、学、管、引、疏等立体式协调教育机制,确保校园金融的正常有序运行。

校园金融长效教育机制如何构建

  关键词:校园金融;校园贷;金融价值取向;金融生态

  2017年6月28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26号,以下称26号文)是对校园网络贷款定位与终结,是继2009年《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09]60号)之后对校园金融秩序的整顿与重建。从兴起、泛滥到终结,校园贷的历程突出暴露很多问题,值得去深思与反思,以期对相似事件的解决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一、供需推动下的校园贷

  校园生活社会化,大学生身心还远远未达到成熟水平,对外界的冲击和引诱,表现的比较脆弱,特别是支撑学业的经济方面,尤其如此。不可置否,家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输出体,甚至是唯一输出体。多方面的原因,家庭经济供给与学生日渐增长的经济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学校所落实的捐助、资助、奖学金以及学生兼职收入,对部分同学而言,仍然无法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学生间的原始借贷有其存在的基础。从需求角度来讲,直接利益需求的大学生,面对着日渐增长的经济需求,外向型的求助增多。易观智库的《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指出,大学生对分期消费度比较高,超67%,只有不到20%的学生没有进行过分期消费,对其几乎没有防护。综合诸多案例,大学生对校园贷资金的使用出现了己用和他用两个方向,己用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往往表现出的是个案;他用是学生帮助他人或者是信息被冒用,常以群发事件为主,这部分未能在数据调查中充分体现。资金流向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学习生活必要所需、应急周转、非必需的消费和投资理财方面,其中非必需的消费,大学生生活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所占比重较大,2016年所做的《大学生校园贷调查报告》,在周围同学观点中,有53%的学生选择“购物”。从市场供给角度,金融平台的野蛮生长,截至2015年年底,国内注册在案的P2P网贷平台达2595家。众多网络贷款平台中,鱼龙混杂,既有正规的网贷平台,也存在一些非正规的、不良的网络贷款平台。以攫取利益为主的借助和隐藏于金融平台下的高利贷、传销贷等诈骗违法行为,应对校园贷恶性结果承担主要责任。总之,校园贷泛滥是供给诱导和主体需求双面的结果,缺乏相关知识、不明真相的学生,主动性或被动性违约所造成的恶果更是难以挽回的。国家对学生的保护政策终结校园贷。

  二、校园贷的价值取向解析

  国家所倡导的校园金融是具有公益性的,帮助和满足求学的基本需求。但,校园贷涉及多方面的关系,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人,其追求还不同的,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都是利益相关者,他们的行为方式是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一是服务学生、满足其基本所需,助力其成长,是校园金融最基本的面向和终极目的,这是国家构建大学生帮扶资助体系的基本出发点。党的十九大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社会主义下人际的平等、公平、和谐,国家、社会对大学生个体的经济支持,最基本的就是确保没有学生因经济困难原因而失学,确保学生的学习权,满足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经济无忧,间接地减免家庭因学生的求学而产生的经济生活困难问题,这也是符合和谐社会建设思想和举措的。校园金融业务的开展,是以积极姿态接入到学生学习成长过程,帮助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产生诸如经济歧视与自卑、生活紧急需求等负面影响,充分发挥校园金融帮学助困的积极面,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维护与建设,维护稳定教学秩序,促进和谐校园环境,这是是社会期望和努力的方向,也是教育的初衷和最终归属。二是双重推动,供给主体的利益性,不能忽视校园金融的趋利性,校园网贷的逐利性更加明显。金融组织和平台的金融业务活动着眼点是经济利益,金融本身就具有趋利性。为确保经济利益,会借用各种技术,采用多种方式,多途径向各个方面渗透,校园网贷就是与互联网结合的“金融+”所呈现的金融形式变体。在面对高额利润时,可能无一避免地会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尤其是在社会公共领域,趋利性一旦被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三是徒有其表、败絮其中的“金融黑手”推波助澜,校园贷冲击着和扰乱了毫无防备的脆弱的校园金融。正规校园金融机构数量稀少,渠道单一,手续繁杂,助长了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非正规、不良、非法的“金融+”融资平台。这些平台迅速填补保护性政策下大学生信用金融留下的真空,跑马圈地,通过虚假宣传等不合规手段向学生提供或诱导其进行恶性贷款,甚至存在非法的传销、诈骗团伙的开展传销贷、诈骗贷等形式。大学生主动性或者被动性违约,在威胁、恐吓等暴力方式的催收之下,悲剧随之发生。四是主观决定客观,大学生金融价值存在的扭曲危机。金融是具有时代灵魂的,它充分反映时代的特点。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次需求超越低层次的生存需求,过度的渲染,冲击和扭曲着大学生脆弱的金融认知,金融知识的缺乏,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的消费取向和经济价值取向危机。家庭控制力弱化下的无效金融行为,在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之时,享受型消费行为异常明显。嗜利性与同辈间的复杂关系,交往异化直接表现就是非正常的经济往来,更易受同侪间的影响,甚至是诱骗。五养教主体失位,教育管理存在漏洞。学生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父母为主的家庭监管力在弱化,甚至数量较多的父母,成为“甩手掌柜”,除无私提供合理的费用支出、叮嘱学生学习生活,不会过多的干涉子女,这与“直升机父母”是两个不同的极端,可能放纵无经验的子女无节制的挥霍。家庭应对子女生活消费有大体的估量,对其金融进行合理的给付与适时的监管,教导一定的防骗经验,增强其防骗能力。学校承担起社会教育的任务,人才培养是其基本的职责,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立体式培养,面对着快速发展和变化的外部攻击,明显存在着漏洞,校园贷则是把抓住该漏洞,并扩大和利用。

  三、校园金融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

  无偿、低息相结合的“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建立和健全,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最低需要。无偿的、低息的资助与学生需求仍然存在差距,引入社会力量的校园金融,需要国家的行政力量、财政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和监管社会力量的进入、运作。无论是对先前的校园贷,还是现行的校园金融业务,高校有必要从学生思想教育入手,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取向;加大金融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加强防骗教育;对需求者建立预评防范机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以教育者的姿态,建设校园金融的长效机制。第一、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融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校园金融本质决定了学生的金融价值观必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高校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借助校园文化的核心建设和多样的活动,增强培育学生对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引导学生理性的参与金融业务。第二、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提升金融认知,增强金融辨识能力。Peng等学者研究认为金融认知水平因个人理财课程的学习而提升,校园金融教育对提升个人金融认知水平有积极影响。加快实用性金融课程的建设,推广普及性教育,广泛开展金融方面的讲座,开展金融知识方面宣传和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金融认知水平,增强大学生的金融辨别是非、合理选择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取向。第三、加强金融安全教育,提高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完善校园金融风险预防机制。因校园金融危机而恐慌的学生,必然会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管理、教育的负面连锁反应。强化教师和学生的金融安全教育,揭示披着金融外衣下的诈骗、传销等违法活动,广泛宣传因不良、非正规的金融业务而发生的警示性案例,提高大学生的金融、信息和人身保护意识。多部门联动,发动广大同学,深入的排查校园金融的进入方、参与者,建设管、评、警的金融风险预防机制。第四、增强精细化管理,对口建立帮扶措施和金融解决方案,化解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及时完善学生信息资料,分类管理,需要资助的,符合条件的,按照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要求进行帮扶;条件不符的,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建议合法合规的金融业务等方式予以解决,并及时掌握其动态,进行解决方案和措施调整。对已经参与到金融活动的大学生,如是合法合规,据其情况,制定计划,按计划进行解决;如是游历于法律边缘的,甚至是不合规、非法的,建议其及时清退和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以法律的方式进行解决,以化解可能发生的危机。第五、心理疏导及时跟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辅导功能,化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参与校园金融、接受资助的同学,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要及时的化解,以免产生自卑、抑郁、自弃。重点做好遭受“金融黑手”设置的诈骗、传销等违法金融伤害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力求将伤害降到最低。

  作者:汪福俊 陆苏华

文章名称:校园金融长效教育机制如何构建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jjlw/13878.html

上一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建议
下一篇: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管理及建议


校园金融长效教育机制如何构建相关论文:

2022-09-20一带一路倡议怎样发展政治经济学
2022-07-01问询函监管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2022-06-29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和对策
2022-06-24钢铁制造企业存货管理问题
2022-06-21智能家居行业公司财务战略
2022-06-17消费税作为地方税利弊分析及改革建议
2022-06-13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
2022-06-10垃圾焚烧PPP项目下税务风险
2022-06-02火灾下服装批发市场人员安全疏散
2022-05-27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中问题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