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职称晋升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与企业|| 新租赁准则调整及会计处|| 社会保险基金风险原因与||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

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问题

来源:职称阁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19-09-24 17:25热度:

  “计量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计量经济学”由于理论性强、数理基础要求较高,致使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文章通过调查问卷,从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课前情况、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课程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4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的综合分析,发现“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阐述相应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改进思路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问题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问卷调查;教学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以“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方法为代表的经验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主流方法[1],在经济发展预测、经济政策评价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同时,由于其具有重视数理基础,强调逻辑推导、理论教学和实验上机并重[2]等特点,常常被学生称为“难度最大的课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也很难得到大幅提升。既有文献表明,“计量经济学”在教学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手段[3];案例的选择、设计与使用不够恰当,考核方式不全面[4];教材选择不合理[5];理论教学与实验上机脱节,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不足[6];先修课程基础不牢固,加大课程难度[7]。为了解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情况,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思路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计量经济学”教学情况的调查

  本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选取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156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文科生比例为64.1%,理科生比例为35.9%;大二学生的比例为39.74%,大三学生的比例为46.79%,大四学生的比例为13.46%(大一未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

  1.1“计量经济学”课前情况调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感兴趣,会使老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数据显示:41.03%的学生兴趣一般,24.36%的学生比较感兴趣;59.61%的学生认为学习“计量经济学”对将来的学习和就业比较有用,26.28%的学生认为用处一般。预习情况方面,仅有8.97%和0.64%的学生表示有较多和很多时间预习课程。“计量经济学”难度较大,但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预习课程,无疑会对学习效果造成影响。学习目的方面,37.82%的学生表示学习“计量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以后学习数据分析方法打基础,84.62%的学生是为了通过考试、修学分。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多数是为了通过考试,修学分,实用主义倾向较明显。

  1.2“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

  课堂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主体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来源于课堂,调查数据显示:教学目的方面,多达87.82%的学生认为教师清楚地说明了教学大纲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方面,66.02%的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感到满意,29.49%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一般,4.48%的学生对授课内容感到不满。仍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未明确说明教学大纲,授课内容有待改进,教师要多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丰富教学内容。课堂进度方面,8.33%的学生认为课堂进度很快,42.95%的学生认为进度较快,48.72%的学生认为进度一般。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上课进度较快,容易加深学生的学习难度。作业布置方面,12.82%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后布置的作业较多,78.85%的学生认为作业比较适中,8.23%的学生认为作业较少,总体来看,学生对于老师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比较满意;答疑交流方面,96.16%的学生表示老师偶尔或者经常进行答疑交流。案例评价方面(见表1),多达55.13%的学生认为“缺乏针对社会时事热点的案例,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另外,43.59%的学生认为“书中案例多来自国外,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学习的意义不大”,结合这两项选择,教师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多结合社会热点和国内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1.3“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情况的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考核内容方面,64.1%的学生认为考核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吻合度在75%以上,28.85%的学生认为吻合度在50%~75%,7.05%的学生认为吻合度在50%以下。评分结构方面,目前许多大学都采用“出勤+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评分结构。在此次调查中,88.46%的学生认为该结构比较合理或者很合理,8.97%的学生认为该评分结构一般,2.56%的学生认为不合理。60.89%的学生能够接受在结构评分考核中加入“分组撰写科技论文”,39.1%的学生不太能接受,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尝试在原有评分结构的基础上,加入“分组撰写科技论文。”

  1.4“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情况的调查

  课堂效果方面,57.05%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很好或者较好,33.33%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一般,9.62%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不好,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学习收获方面,学生对于授课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是考察教学效果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66.67%的学生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在50%以上,33.33%的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50%以下。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必要了解学生掌握程度较低的原因,再提出针对性措施。在原因调查中(见表2),有3个原因所占比例比较高,一是没有及时预习和复习课堂内容,选择比例高达72.44%;第二个原因是每节课信息量太多,选择比例达到64.1%;第三个重要的原因是先导课程,如概率论、统计学等的学习基础不好,选择比例多达50%。实际应用方面,26.92%的学生表示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利用已有模型或者自己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34.62%的学生表示不确定,35.9%的学生表示有困难或者完全不行。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在计量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存在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只停留于课本知识,更要注重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

  2提升“计量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建议

  2.1选择适宜的教材

  从教学经验和社会研究可以发现,文科生在数学方面存在着短板,更多的是机械地记忆数学公式,不去深究公式的推导,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而“计量经济学”涵盖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线性代数等多方面知识,如果学生缺乏数学素养,在学习计量的时候就会觉得较为吃力。因此,选择适宜的“计量经济学”教材课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尤为重要。一本适宜的教材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包含大量案例分析;第二,数学功底不强的文科生也同样适用。另外,作为任课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甄别一些优质的习题或提供一个难度适宜的题库,让学生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2采用阶梯式教学

  每个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自我要求不同,教师在教学时尽可能去照顾到每个类别的需要。采用阶梯式教学,特别是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逐步增加研究问题的难度。在每次授课的时候,首先明确告知学生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中各主要章节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预习,课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复习,充分掌握每个知识点。在课堂上可以探讨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但这些并不要求每个同学都做到理解掌握,其目的只是为了鼓励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适当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

  2.3适当增加教学课时,确保教学质量

  “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课时限制,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进度的完成,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讲解,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解决。在问卷中有部分同学反映任课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语速较快,教学进度较快,给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带来了一定困难。而且,“计量经济学”书本的知识量大,有些内容较为枯燥,部分学生会产生焦虑与烦躁的情绪,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学课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加,这样才能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为学生答疑解惑、讲解课后习题。

  2.4对课本案例进行补充,增强学生兴趣

  案例分析是“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影响。但过于简单的案例不能激励学生充分思考,抽象化的案例又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课本案例进行适当补充。目前很多教材属于国外书籍的译本,大量的案例衍生于国外,与中国实际国情、学生生活环境都有较大差异,在设计与补充案例时,应更多地贴近中国国情和学生生活,让学生觉得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设计案例时可与当前的经济热点挂钩,彰显课程的实用性。

  2.5创新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就“计量经济学”这门课来说,大多数高校都普遍采用“出勤考核+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3项结合的评分结构。但这种评分结构注重知识考核,并不利于提升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计量经济方法的熟练掌握,限制了学生对各门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需要创新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尝试增加小组作业等考核方式,采用“案例分析与展示”“论文写作”等小组作业的新兴考核方式。第一,可以使学生从问题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中加强对Stata,Eviews等软件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和计量经济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支小军,刘永萍.关于“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3):52-54.

  [2]胡渊.经济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科教导刊,2013(12):140-141.

  [3]张益丰,周卫民.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2):77-80.

  [4]李晓宁,石红溶,徐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2):33-36.

  [5]陈思扬.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金融,2016(15):286,294.

  [6]毛锦凰.“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方法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122-123.

  [7]张耀一.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4):69-72.

  作者:陆宇嘉 刘春梅 贺天 陈锟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文章名称: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问题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jjlw/13798.html

上一篇: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问题及优化措施
下一篇:招商引资政策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问题相关论文:

2022-09-20一带一路倡议怎样发展政治经济学
2022-07-01问询函监管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2022-06-29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和对策
2022-06-24钢铁制造企业存货管理问题
2022-06-21智能家居行业公司财务战略
2022-06-17消费税作为地方税利弊分析及改革建议
2022-06-13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
2022-06-10垃圾焚烧PPP项目下税务风险
2022-06-02火灾下服装批发市场人员安全疏散
2022-05-27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中问题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