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职称晋升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软件开发工程伦理问题及|| 云计算下计算机网络安全|| 互联网下水利经济规划发|| 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质量||

电子政务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模式

来源:职称阁分类:电子论文 时间:2018-08-14 10:38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电子政务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模式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电子政务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论文供相关人士参考。

电子政务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电子政务;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创新

  电子政务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指国家行政部门运用电子化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1999年我国开始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实现国家中央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成熟,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工程不断推进,到了今天,电子政务逐渐发展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互动式的网络服务体系。电子政务的蓬勃发展必然需要专门的人才来使用电子政务技术进行行政事务管理,同时也涌现了许多研究电子政务的课题和论文,随着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电子政务专业知识体系逐渐成熟,电子政务课程也应运而生。电子政务课程体系主要分为理论与实验两个部分。传统的理论讲解一般模式是核心概念—事物性质—事务特点—事物作用—发展情况—现实意义。大多课堂专业知识教学基本遵循这种模式,学生学习时对灰色理论采取被动接受方式,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兴趣。因而,大多数理论教学的效果都比较乏力。如何提高电子政务课堂理论教学的成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被动灌输到主动探讨,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1电子政务课程的性质分析

  电子政务是以信息技术和电子网络技术发展为基础形成的一门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的应用型技术课程。电子政务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安排中属于专业技术必修课程,旨在培养既懂得“行政事务”管理,又会“电子”事务操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一是更加专业化,强化了学生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又给予学生更高层次的信息素质修养;二更加具体化,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和上机实验对于以往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能够具体到一件件行政事务中进行现场的模拟操作,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行政办公事务实践体验;三是更加技术化,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操作能力,并熟悉一些应用软件,能够独立完成六项电子政务实训项目。所以,该课程在整个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学生专业学习具有验证和升华的价值,让学生加强专业归属,从行政事务实践中理解行政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对本专业形成具体的认知,推动学生在专业方面特长的发挥和对本专业的深入学习。

  2电子政务授课对象的性质分析

  电子政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技术课程,是学生在完成了专业基础课之后开始的新课程。该门课程一般是在大学本科生的第四或五个学期开设。在这段时间,学生已经完成了管理学原理、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的学习[2],对于决策、计划、领导、控制、协调、创新等最基础的管理学原理知识有了具体概念,对于中西方的传统行政模式也储备了较多的理论常识,对于信息技术、计算机知识等有了一个基本掌握。虽然,此时的学生专业素养并不成熟,但是专业基础已经具备,对于电子政务中的基础理论就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应用理论部分,学生通过自我比较和上机实验能够从实践中深入理解学习。所以,电子政务课程所面对的授课学生是半成熟的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了专业自我学习的途径。

  3电子政务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创新

  电子政务理论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而基础理论教学部分主要讲解该门课程知识的本体和本质内容[3]。理论教学要打破传统的灰色理论教学模式,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输入创新、导引创新、互动创新三位一体的模式改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达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平衡一致。1)案例输入创新。电子政务的理论教学离不开案例的导入和分析,传统的案例教学是平面的,单一维度的。与传统案例教学不同,案例输入教学创新,首先要注意的是案例的来源。案例来源是多维度的,一是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成型案例,二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搜集的现实案例,三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案例设计和改造,形成适合理论教学的经典案例分析。其次,案例输入创新的案例分析并非教师单向度和学生探讨案例和进行总结,而是把学生分组,每组有不同的主题案例,每组同学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对主题案例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通过小组成员路演在课堂上对所有同学公开展示,让学生在自我案例的分析中创新学习方法,掌握电子政务基础理论。这样就消除了一般课堂案例分析的单一性和平面性,使得案例分析向立体化发展。2)分组导引创新。案例输入是对每个学生分组的输入,教师在其中扮演了导航员的角色。如何导航?其一,按照课程进度和课程理论内容,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专题分组。教师设计好案例输入的主题范围,学生在教师明确的范围内对照课本理论知识搜集案例,进行主题分析。其二,教师采取竞争模式激发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对每组学生的课堂主题案例分析报告进行科学合理评分,通过评分确定一组成绩,由一组成绩确定小组学生每个人的平时成绩。这样,一组学生主题案例分析整体得分高,每个学生得分都高,反之则低。这样通过团体竞争激发学生的向学性,把理论融入主题分析,让理论知识在学生的竞争中强化。3)多重互动创新。多重互动创新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专业理论知识,频繁采取互动,对于新知识不断在讨论中学习和掌握。互动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的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对于小知识点的交流;二是学生个体互动,学生在设计案例、创造案例和分析案例中的互相质疑和提问,对于理论分析的相互研究切磋;三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成员要在课堂展示主题案例分析效果,在展示过程中,其他组代表可以对主题分析提出疑问,并互相讨论案例分析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多重互动,既能消除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知识理解隔阂,又推进学生在互动中提升锻炼自己的专业理论应用能力,更加深刻地掌握电子政务理论知识。

  4结论

  电子政务课堂理论教学中的输入创新、导引创新、互动创新的三位一体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困境,案例输入创新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由此开展课堂教学,决策未来理论教学的进度和主题讨论模式;小组导引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给予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探索、自我研究的时间、空间,发挥学生自主性,调动其潜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度测量自己的学习的效果,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并没有缺位,起到一种对小组学习的引导和控制功能;多重互动创新是学习效果的验收,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只有发现了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结合所学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积极和其他不同看法进行讨论,说明学生已经学到了专业知识领域中,并掌握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输入创新、导引创新、互动创新的三位一体模式创新了教师、学生和书本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模式,在电子政务课程理论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晓阳,谭洪智.电子政务理论与应用[M].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3.

  [2]佟德志.电子政务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5.

  [3]杨雅芬.电子政务知识体系框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3):29-39.

  作者:王志刚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文章名称:电子政务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模式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dzlw/9434.html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低压电器的施工技术
下一篇:机电一体化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的相关措施


电子政务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模式相关论文:

2022-09-20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路径
2022-07-18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实践
2022-07-14工业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中应用
2022-06-285G网络技术智能收割通信系统优化
2022-06-27信息安全投资规划项目质量管理
2022-06-18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施工中运用
2022-06-15煤矿机电安装问题及提升措施
2022-06-09企业ERP建设前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议
2022-06-06力量训练器抑振参数集知识表达
2022-05-19机械螺纹类零件数控机床加工技术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