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论文、著作、专利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 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医|| 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正虚癌毒

来源:职称阁分类:医学论文 时间:2018-09-12 11:33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正虚癌毒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中医中的癌毒等相关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论文供相关人士参考。

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正虚癌毒

  关键词:癌毒;正虚;病因;病机

  随着现代饮食、生活节奏、工作方式等的不断改变,疾病谱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中恶性肿瘤的发病逐渐上升,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恶性肿瘤属于现代医学范畴,其病因病理至今仍不能十分明确,中医学参与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来,在预防术后复发、减轻放疗与化疗的副作用、术后身体机能恢复等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也在其病因病机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多数人均认为“癌毒”“正虚”是该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病机,此文结合以往医家对恶性肿瘤的“癌毒”“正虚”的探讨作进一步的系统梳理,以飨同道。

  1病因病机之“癌毒”学说

  1.1病因之“癌毒”

  “癌毒”的提出是基于中医之“毒邪”理论,“毒”最早用于描述中药之性能,用于对中药的分类,如《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法”。至《瘟疫论》的问世,“毒邪”逐渐渗入“瘟疫”范畴,用来描述病因,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挥,总结为“邪之甚者,为之毒”,包括外感六淫之毒和内生之毒如“风毒、湿毒、热毒、寒毒、火(热)毒、痰毒、瘀毒”。此为广义之癌毒,所有可以致癌的病因均可称之为“癌毒”,如钱伯文[1]认为肿瘤的形成与热毒关系密切,或外感热毒,或内生火毒。孙秉严[2]则认为癌的发生是先内有脏腑功能、机体阴阳失调,加之六淫、外伤、七情诱发,逐渐累积而产生一种“毒”,并导致了“癌”的发生。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3]首先系统地提出了“癌毒”的概念,认为“癌毒”为单独的一种致病因素,但这种致病因素不是生来具有,有其自身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其认为它的形成原因包括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它与毒邪、病邪、致癌物质、癌细胞等有相关性但又明显不同,具有猛烈性、顽固性、流窜性、隐匿性、损正性的特性。李忠等[4]认识到癌毒既与一般的六淫邪气不同,亦不隶属于内生五邪及气滞、血瘀、痰凝诸邪,而是由各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一类特殊毒邪。李俊玉[5]认为,癌毒包括了一切外源性致癌因素。凌昌全[6]提出癌毒是指已经形成的和不断新生的癌细胞或以癌细胞为主形成的积块。李栋等[7]则认为,肿瘤患者的本质为正虚,在此基础上,体内邪盛而生癌毒。癌毒与其它病理因素如痰浊、瘀血、湿浊、热毒多同时胶结存在,共同为病。

  1.2病机之“癌毒”

  “癌毒”既是恶性肿瘤的病因,也是其病机关键,可作为单一病机的总结。中医辨证论治主抓病机,病机是病变实质的反映,“审证求机”是中医理法方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周仲瑛先生认为癌毒是恶性肿瘤的病机关键,恶性肿瘤的治疗务必以“消癌解毒”为首要。另“癌毒”与其它病因合而致病形成复合病机,但以“癌毒”的特点为主要表现,其中最多见的为痰(湿)、瘀。“癌毒”与痰瘀互结形成有形之肿块,作为其藏毒之所,留着不去,日久耗伤人体之气,正气无力抵抗毒邪,则导致其攻窜流注,形成新的肿块。有形之癌瘤停积,日久化热,可形成毒、瘀、痰(湿)、热的复杂病机,根据以上病机,分别形成了消癌解毒法、化痰散结法、活血化瘀法、化湿泄浊法、清热泻火法等。祁烁等[8]认为癌毒为阴毒、实邪,“阴成形有余”,易形成有形之肿块,并逐渐耗散,损伤人体正气,气滞、血瘀、痰凝是基本病机的外在表现,为机体肿瘤发病创造了必要的土壤环境,根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不相顺接,“癌毒”是恶性肿瘤的病机的核心。根据“癌毒”理论提出抗癌解毒为癌症的基本治疗大法。随着现代实验室研究逐渐对中医中药的深入,发现目前可以分为三类解毒抗癌药物,即清热解毒药如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苦参、天花粉、凤尾草、土茯苓、山慈菇,这类中药可以诱导癌细胞的凋亡[9];以毒攻毒类药物如蜂房、全蝎、水蛭、蟾蜍、斑蝥、蜈蚣、壁虎等,此类中药或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或可以直接杀伤癌细胞[10];最后一类为软坚散结类,如急性子、石见穿、龟板、牡蛎、昆布、鳖甲、穿山甲等,肿瘤以“瘤体”为其主要的病灶,属有形之实邪,软坚散结类药物可以作用于瘤体,使其形散而气无所聚,从而抑制其转移[11-12]。

  2病因病机之“正虚”

  2.1病因之正虚“积”

  与肿瘤异名而性质相似,现代多把肿瘤归属于“积聚”辨证论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壮人无积,虚人有之”。《医宗必读》所言:“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明代申斗垣《外科启玄•论癌发》曰:“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清代《外证医案汇编》云:“正气虚则成岩”。赵养葵在论噎膈时言:“惟男子高年者有之”。由此可见古代先贤早已认识到“积”的发生与正气不足有明确的关系。后世医家郁仁存[13]认为,内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所述内虚是指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引起脏腑虚亏,或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气血功能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刘嘉湘[14]认为“无虚不成瘤”,具体提出了“正虚致瘤,扶正治癌”“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肿瘤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证”。他认为肿瘤的形成是在正气虚弱的情况下,六淫邪毒入侵机体,加之脏腑功能失调,终致血瘀、气滞、痰凝、毒聚等病理产物生成,内外致病因素合而致肿瘤形成。

  2.2病机之正虚

  “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病机,正气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肿瘤患者的整体预后。正气不足包括气、血、阴、阳的不足,各种肿瘤涉及的脏腑不同,气血阴阳的亏虚也各有偏重。正虚存在于肿瘤患者的整个病程中,初期正气无力抗邪导致肿瘤的发生,中晚期肿瘤一直存在体内损耗人体正气,导致病情恶化。刘嘉湘[15]教授认为肿瘤之正气亏虚责之于先天之肾和后天之脾胃,平调肾之阴阳、补益脾胃为治疗肿瘤的主要大法。肿瘤是一个局部属实,整体属虚的疾病[16],肿瘤逐渐进展的过程亦即正气与邪气争斗的过程。肿瘤初期治疗虽以攻邪实为主,但勿要忘扶助正气;中晚期肿瘤不能被正气驱除体外,则逐渐耗损正气,正气愈虚,病情逐渐恶化;若及时保养正气,则有可能出现正邪相持的“带瘤生存”的状态[17-18]。赵志强[19]认为导致正虚的原因很多,各个脏腑原因不一,如肺癌多是由烟毒内熏、邪毒侵肺等伤及正气,正气难以御邪,邪毒久滞,逐渐累积成肿瘤;肝癌多由疫毒、酒毒、虫毒等因素伤肝,阻隔经络气血,日久成为积聚,留于胁下,酿生癌毒。田建辉[20]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对肿瘤的研究提出“正虚伏毒”为肺癌发病的核心病机,并认为“正虚”是指以脾肾亏虚、气阴两虚为关键,“伏毒”具有“毒自内生,深伏血道,内藏脏腑,流注全身,伺机为患,正盛则伏而不发,正虚则出而为病”的特征。正气虚弱包括气血阴阳的不同,治疗也分补气、补血、温阳、益阴的不同,扶正以补气为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扶正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癌能力,养正积自除;其还可以改善癌症发生发展的免疫微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但有些扶正中药也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癌毒的作用。

  3总结

  恶性肿瘤属于现代医学病名,随着中医深入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正虚邪实”是其病理本质,因恶性肿瘤有其不同于其它疾患的特点,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并结合大量的临床实践,周仲瑛率先提出了“癌毒学说”,且逐渐完善,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正邪抗争、渐变的过程,涉及的病机变化复杂,“正虚”“癌毒”是对该病病因病机的一个高度概括,但并不是唯一,涉及的脏腑、病情、个体不同,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治疗上扶正与攻癌解毒也常常相辅相成,临床当思“变通”。

  参考文献

  [1]钱伯文.肿瘤的辨证施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2-13.

  [2]孙秉严.治癌秘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2:8.

  [3]程海波,吴勉华.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5(6):866-869.

  [4]李忠,刘丹,刘杰,等.肿瘤中医“耗散病机假说”的建立和固摄法的提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140-142.

  [5]李俊玉.癌毒的病因病机及临证治法的概念探析[J].江西中医药,2005,36(8):14-15.

  [6]张金峰.凌昌全癌毒学说运用经验[J].中医杂志,2008,49(8):693.

  [7]李栋,程海波,周红光,等.“癌毒”学说内涵探讨及“消癌解毒方”抗癌生物学机制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2):2360-2361.

  [8]祁烁,陈信义,董青,等.中医肿瘤病机再思考[J].中医学报,2018(3):345-349.

  [9]潘磊,陈培丰.清热解毒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3):569-571.

  [10]章永红,章迅,叶丽红,等.论癌症以毒攻毒治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105-108.

  [11]李超,樊巧玲.从“毒邪”论治恶性肿[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34-135.

  [12]王国娟,孙珏,余文燕,等.化痰散结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333-338.

  [13]唐武军,王笑民.郁仁存治疗肿瘤“内虚学说”初探[J].北京中医药,2011,30(3):186-188.

  [14]吴继.刘嘉湘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992-993.

  [15]任华萍.试论和法及其在肿瘤病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5):26-28.

  [16]卢世秀.肿瘤治疗中的扶正祛邪与扶正抑邪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1):36-38.

  [17]林吉品.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临证思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9-10.

  [18]赵智强,吴勉华,赵延华.论恶性肿瘤中医辨治体系的建立[J].中医杂志,2015,56(11):906-908.

  [19]田建辉.“正虚伏毒”为肺癌发病的核心病机[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2):10-13.

  作者:屈帅勇 马纯政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

文章名称: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正虚癌毒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yxlw/9848.html

上一篇: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康复医学中起到的作用
下一篇:计算机断层扫描解剖学的测量


恶性肿瘤病因病机的正虚癌毒相关论文:

2022-07-16临床药学本科生毕业课题设计教学
2022-04-27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创新路径
2022-04-18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疗设备中实践
2022-04-14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临床
2022-04-09食品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
2022-04-02口腔医学专业分类就业观念
2022-03-29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
2022-03-28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影响
2022-03-26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2022-03-26普外科护理中细节化护理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