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
随便看看
来源:职称阁分类:医学论文 时间:2020-04-06 09:33热度:
目的从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两方面去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有着怎样的影响。方法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治疗满意度调查表评定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度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团体心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团体心理干预后SSRS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评分和支持利用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经团体心理干预后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团体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家属对患者的照顾和支持能力,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而且能提高他们对医院治疗的满意度。
[关键词]团体心理干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抑郁症可导致严重的情感痛苦、躯体功能下降并增加死亡危险,不仅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也给家庭成员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1]。患者家属往往因长期的照顾、监护责任等因素而承受巨大的经济、生活和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或情绪会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Torzsa[2]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大于或等于抑郁症患者。而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康复及病情转归[3]。为了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我们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0月对本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医学心理科住院抑郁症患者的陪护家属。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18~59岁;③有配偶或一级亲属为主要照料者;④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纳入标准:①与患者长期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或一级亲属;②年龄为18~59岁;③无精神疾病史、无重大或慢性躯体疾病史;④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完成量表测评;⑤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符合以上条件家属共80名。80名家属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18~59岁,平均(40.25±9.37)岁;已婚58例,未婚19例,离异3例,两组家属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与患者的关系、城乡、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调查方法:在患者入院时及6周末要求被调查者按照相关程序实施问卷式调查,并当场收回。1.2.2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团体心理干预,由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师或护士担任领导者,每组10人,1~2次/周,共8次,50~60min/次。活动地点在本院心理科团体心理治疗室。团体性质为治疗性、同质性、开放式团体。主要形式:知识讲解、讨论与分享、示范、角色扮演、放松训练、游戏等活动形式。具体内容见表1。对照组采用一般干预方法,主要包括抑郁症相关知识介绍、心理健康教育和讲座等。1.2.3调查工具:①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家庭经济状况等;②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评定其焦虑、抑郁的程度;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supportratingscales,SSRS)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等三个维度,评定其社会支持度的影响[4-5];④自制患者及家属对住院治疗满意度表。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SAS和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2两组社会支持度评分的比较两组在客观支持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主观支持评分、支持利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2.3两组患者家属对住院治疗的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在对住院治疗的总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3讨论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本研究也显示SAS、SDS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果。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的病情迁延不愈和反复就医,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另外,长期的照顾和接触、对疾病的错误认知、需要承担家庭更多的义务和责任等因素,都会给患者家属的身体、心理、社交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这与国内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因此,对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很有必要。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家属属于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进行团体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能提高对患者的照顾和支持能力,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而且还能缓解日趋紧张复杂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治疗的满意度。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缺乏对心理健康的远期观察等,将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加以完善,以达到全面评估团体心理干预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特刊),2001:41-42+118-119.
[2]朱丽娟,吴楚燕,罗丽萍,等.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4):3238-3240.
[3]林绍丽,王俊凤,罗文泉.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315-316.
[4]朱丽娟.团体辅导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3):145-146.
[5]徐桂红,何艳芳,宋扣兄,等.家属同步行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19):81.
作者:黄燕 武静 高颖 吴伟风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
文章名称:团体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社会支持的影响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yxlw/15484.html
上一篇: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策及建议
下一篇:医院安全生产工作与实践
SCISSCIEISC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