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
随便看看
来源:职称阁分类:医学论文 时间:2020-04-01 11:12热度:
日间病房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介于门诊和住院之间的诊疗模式,2019年3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开设了日间病房,通过对日间病房运行模式的SWOT分析,发现作为一种新的诊疗模式,眼科日间病房虽然在制度流程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但加快了床位周转率、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待术时间、减轻了家属陪护负担。因此,在我国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日间病房;日间手术;SWOT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医疗服务的快捷性和方便性要求越来越高。“日间病房”作为一种新型的诊疗模式,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介于门急诊及住院之间的诊疗模式,指患者住院时间不超过24小时[1],是对传统医学模式的补充,也是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发展的具体体现,能满足人们对快捷方便医疗服务的需求。SWOT为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于2019年3月在院领导及相关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开展了日间病房,是本院首个日间病房,现就运行模式基于SWOT分析进行探讨。
1日间病房建立的背景
1.1社会背景
2015年和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开展两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3],将推行日间医疗服务,作为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的重要举措。
1.2医院背景
本院眼科于2010年被甘肃省卫健委设立为“甘肃省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其医疗水平位居甘肃省乃至西北领先地位,需要住院的人数远远大于科室的床位数,由于各种资源的限制,继续增加床位的方法并不可行。因此,只有从提高床位使用率及周转率入手,减少患者待床时间。
2日间病房的建立及运行
2.1前期准备
在科主任的领导及院领导的支持下,科室根据院发文件“关于印发《日间病历书写规范》的通知”中的相关要求,制定出体现专科特色且相对精简的医疗、护理病历模板,经医务科、护理部、病案科审核通过后,信息中心进行了模板电子版的维护。医保科进行了日间病房医保备案。制定了日间病房工作制度及流程。最后由院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协调会,正式启动日间病房。
2.2收治对象
日间病房开展初期,主要收治眼底病患者,医护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后,同时收治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为非全麻患者。
2.3病房设置及人员配置
设立独立的日间病房,将病房进行区域划分,分别为预住院区、预术区、术后留观区。配备了跟普通病房一样的医疗设施,设立固定的护理单元,医生除了负责日间病房患者,还负责普通病房患者。
2.4收住流程
2.4.1门诊就诊。由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在门诊筛选出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在门诊开具眼科检查,检查完成后,由患者自行选择是否入住日间病房,患者同意入住,为其开抗生素眼药水、散瞳眼药水,告知患者具体用法,开具住院证并作日间标记。患者携住院证及检查报告单至住院预约窗口进行预住院预约。2.4.2预住院。患者预住院晨7:30空腹至日间病房预住院区,由护理人员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视力、眼压的测定,同时为患者散瞳。瞳孔散开后,医生为患者进行眼科检查,采集患者病史资料,用门诊就诊卡开具术前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生化全项等,为了方便患者,经与心电图室及检验科协商后,抽血及心电图均由病房护士完成。所有检查完成后,医生与患者进行术前谈话签字,护士为患者备术眼并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2.4.3住院手术。手术日晨7:30患者至日间病房,办理入院手续,在自助缴费机完成缴费后,至预术区进行术前护理评估,测生命体征,散瞳,完成护理记录。8点30分左右手术室护士接患者至手术室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后由手术护士护送至术后留观区,护理人员评估患者术眼情况,再次测量生命体征,完成术后护理记录,观察2h后患者无不适出院。护士为患者发放术后眼药水并讲解用法,做术后宣教。2.4.4术后复查。手术次日晨患者直接至日间病房暗室换药,由护士进行视力,眼压的测量,由手术医生为患者复查,复查后无特殊情况,患者至护士站办理出院手续,办公护士为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若患者因病情变化而不能离院时,转入普通病房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不需重新办理入院手续。
3日间病房SWOT分析
3.1优势与机会
3.1.1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患者院外等待时间从之前的一个月减少到一周,可以及时收治急于住院或对手术有特殊要求的患者,也可以把尽可能多的床位留给疑难危重患者,缓解了患者“住院难”的问题。3.1.2减轻家属照顾压力。患者晚上回家休息,不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也使家属从医院、家庭以及工作的忙乱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家属能够兼顾工作,家庭及患者照顾,减轻家属陪护压力[4]。3.1.3减少医护书写时间。眼科日间病房设计了较精简的日间病历模板,减少了医护人员书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3.1.4为医院日间病房的开展提供依据。作为本院首个开展的日间病房,运行了近3个月后,现整体运行情况良好,收治患者共800人次,其中有2例因病情变化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无出院后意外再入院患者,为其他科开展日间病房提供了参考依据。
3.2劣势与威胁
3.2.1工作流程不完善。预住院日和手术日,患者在统一的时间来到病房,因此需求比较集中,而日间病房空间及护理人员比较有限,从而会影响到患者的住院感受。连玉等[5]的研究发现,错峰收治患者,弹性安排医护人员,可避免患者集中在一起。预约时,可安排患者于不同时间来院,两位患者之间的时间以护理人员接待一位患者的时间为宜。3.2.2健康教育效果欠佳。健康教育是日间手术的重点,同时也是日间手术工作的难点[6],眼科日间病房健康教育以口头宣教的形式进行,包括一对一宣教及集体宣教,由于护理人员宣教水平及患者接受能力的不同,在患者留院时间很短的情况下,有部分患者不能完全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途径进行健康宣教,比如手机APP,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手册等。3.2.3延续性服务不到位。医疗安全永远是医院的生命线[7],患者术后2小时出院回家,脱离了严密的医学观察,存在安全隐患,因次,需要制定严格的患者准入制度和离院评估方法,要针对此类情况制定相应的《患者知情同意书》,在患者办理入住院手续前事先告知患者有关事宜,并告知患者夜间医生联系方式,以便咨询[8]。3.2.4医保政策不到位。患者术前检查只能按门诊方式结算,不能进行医保报销,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部分患者因不愿承担这部分费用而选择住院治疗。建议相关部门拟定日间病房医保改革措施,将日间病房患者门诊检查费用并入住院费用中进行医保报销。
4小结
作为目前较为流行的诊疗方式,日间病房具有提高床位周转率和使用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缓解医患矛盾的特点[4]。眼科日间病房开展后,患者院外等待时间明显减少,缓解了“住院难”的问题;患者不用在医院过夜,减轻了家属的陪护压力;日间病房病历较住院病历精简,减轻了医护人员书写的压力。当然,作为一种新生的诊疗模式,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日间病房管理规范及流程,需要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及完善,使日间病房可以长期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安燚,王振军.日间手术的概念和基本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1):38-40.
[2]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Z].2015.
[3]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Z].2017.
[4]杨颖,王艳琳,魏伟.眼科日间病房模式初探与实践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42-43.
[5]连玉,肖惠明.眼底病专科日间和住院病房统一管理策略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1-42.
[6]胡晓,刘倩等.日间手术病房的精益管理策略[J].华西医学,2019,34(2):159-163.
[7]方朕,杨炯等.基于分析的日间手术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6):935-937.
[8]李阳.日间病房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3):75-76.
作者:马晓红 豆欣蔓 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推荐阅读:思政教育融入眼科学教学教育论文
文章名称:眼科日间病房运行模式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yxlw/15452.html
上一篇:多种教学模式在眼科住院医师的实践
下一篇:辩证思维在检验医学技术的应用
SCISSCIEISC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