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职称晋升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 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医|| 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影像学表现探索

来源:职称阁分类:医学论文 时间:2019-03-05 11:17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影像学表现探索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影像学表现探索

  【关键词】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CT;MRI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sdisease,CD)为淋巴细胞增生样病变的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指出,CD多发于胸腹部,且多成局灶型。采用X线、超声等方法诊断,虽灵敏度较高,但缺乏特异性。为进一步提高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检出率,本文于本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样本。阐述了疾病的CT与MRI诊断方法,并对比了诊断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CT组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71±7.50)岁;MRI组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24±7.8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CT诊断方法CT组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疾病,方法如下:(1)取64层螺旋CT扫描仪,对胸腹部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2)对比剂:给予患者欧乃派克对比剂300mgI/mL(总量80~100mL)注射,流率为3.0ml/s。(3)延迟时间:门静脉期为70~80s,动脉期延迟20~25s,延迟期为300~600s,胸部为40~45s。(4)胸部扫描参数:层厚5mm、电压120kV、电流130mAs。(5)观察并记录扫描结果。1.2.2MRI诊断方法MRI组患者均采用MRI诊断疾病,方法如下:(1)取MRI扫描仪扫描,包括T1WI、T2WI横轴面以及T2抑脂平扫。(2)行冠状面及轴面增强扫描。(3)观察并记录扫描结果。1.3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的检出率。(2)观察结节情况,包括位置、数目、肿瘤直径3项指标。(3)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2结果

  2.1两组的检出率CT组疾病检出率97.37%,与MR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患者的结节情况CT组检出结节位于肝门者占65.8%、位于肠系膜者占15.8%、位于腹膜后者占15.8%。单发结节占68.4%、多发结节占28.9%、结节直径(5.2±0.3)cm。与MR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患者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对CT扫描结果的观察发现:(1)病灶形状:椭圆、光滑、无叶。(2)2例患者可见条状及斑片状钙化。(3)平扫:10例患者病灶密度均匀,CT值=30~50HU。(4)增强扫描:12例患者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120~168HU。通过对MRI扫描结果的观察发现:(1)信号:等或稍长T1信号、长T2信号或T2抑脂高信号。(2)强化:可见中央条索状低信号区。

  3讨论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病理改变,以淋巴组织及小血管肿瘤样良性增生为主。根据病变范围,可将其分为局灶性与弥漫性两种[1]。发生于胸腹部的局灶性巨淋巴结增生症,称为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临床研究表明,发现该疾病后,及时予以治疗,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好。CT及MRI均为临床用于诊断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主要影像学方法[2]。本文研究发现,采用CT诊断时,疾病检出率97.37%、结节位于肝门者占65.8%、位于肠系膜者占15.8%、位于腹膜后者占15.8%。通过对患者结节数目的观察发现,采用CT诊断发现单发结节占68.4%、多发结节占28.9%、结节直径(5.2±0.3)cm。与采用MRI诊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T或MRI诊断疾病,检出率均值得肯定。明确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是进一步提高疾病检出率、预防误诊与漏诊的关键。本文研究发现,采用CT诊断疾病时,可见病灶形状呈椭圆,光滑、无叶。部分患者可见条状及斑片状钙化。CT平扫时,可见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时,则可见动脉期明显强化。结节的高强化表现,与病灶的血管增生等情况显著相关。此外,对比剂的注射方式等因素,同样会对CT强化特征造成影响。通过对MRI影像学表现的观察发现,患者可见等或稍长T1信号、长T2信号或T2抑脂高信号。强化扫描时,可见中央条索状低信号区。当采用MRI扫描发现上述影像学特征时,应考虑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可能。需注意的是,腹部血供肿瘤较多。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等疾病,均易与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混淆。以淋巴瘤为例:淋巴瘤患者多伴有发热症状,除胸腹部外,颈部、腋下同样可发病。肿瘤可融合,强化不明显。与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相比,在发病位置、强化特点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提高疾病的检出率,避免误诊或漏诊,临床应对上述问题加强重视。综上所述,采用CT或MRI诊断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检出率均较高。且能够明确结节的位置、数目及直径。但根据诊断技术的不同,影像学表现同样不同。临床应联合应用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疾病进行诊断,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参考文献

  [1]李志成,高德培.三例后纵膈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1):33-36.

  [2]蔡炳,马永红,沈艳.胸内局限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与胸腺瘤的影像鉴别诊断[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39(05):370-373.

  作者:提恩刚 赵培飞 单位:沧县医院

文章名称: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影像学表现探索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yxlw/12186.html

上一篇: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影像学
下一篇: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影像学


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影像学表现探索相关论文:

2022-07-16临床药学本科生毕业课题设计教学
2022-04-27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创新路径
2022-04-18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疗设备中实践
2022-04-14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临床
2022-04-09食品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
2022-04-02口腔医学专业分类就业观念
2022-03-29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
2022-03-28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影响
2022-03-26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2022-03-26普外科护理中细节化护理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