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论文、著作、专利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 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医|| 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四肢骨骨肉瘤的影像特征

来源:职称阁分类:医学论文 时间:2018-11-01 11:50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都是四肢骨骨肉瘤的影像特征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四肢骨骨肉瘤的临床特征等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四肢骨骨肉瘤的影像特征

  关键词:四肢骨;骨肉瘤;影像表现;临床特点;临床价值

  四肢骨骨肉瘤属于常见原发性恶性肿瘤,多见青少年,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四肢长骨高发等特点,严重威胁青少年生命健康,故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措施明确诊断、了解病情、判断预后[1-2]。本次研究以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肉瘤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经X线、CT或MRI进行检查,获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肉瘤患者5例,经外院证实为骨肉瘤,男4例,女1例,年龄18-46岁,年龄平均(29.75±6.47);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疼痛,初期为阵痛,后发展至长时间连续疼痛,夜间症状加重,肢体局部肿块。纳入标准:(1)完善血尿常规、血生化检验等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参考外院诊断结果,结合临床表现,明确相应诊断;(2)意识清楚,精神系统正常;(3)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家属或法定代理人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如下:(1)除骨肉瘤以外其他肿瘤;(2)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3)哺乳期、妊娠期女性;(4)依从性较差。1.2影像学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治疗前接受CT或MRI检查骨肉瘤病灶及患肢,先嘱其站位接受检查,若无法站立或无法承受检查时间站立,则改为卧位;采次用日本岛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So⁃nialvisionSafireII),美国GEHispeedCT,美国1.5TMRI,均拍摄患肢正侧位片:(1)X线DR摄片,常规扫查患肢,扫描范围为肢骨从肱骨上至尺桡骨,下肢骨自股骨至胫腓骨下端,均拍摄正侧位片;(2)CT扫描,管电压120KV,电流160-250mAS,层厚5mm,上肢骨从肱骨上至尺桡骨,下肢骨自股骨至胫腓骨下端,以5mm层厚,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重建。(3)MRI扫描,分别扫描横断面,矢、冠状面;序列T1WI(TR、TE分别为500、16ms),T2STIR(TR、TE分别为4500、54ms),扫描层厚及FOV分别为5-10mm、150-280mm,矩阵为192×512[3-5]。观察并统计摄片结果。由2名副高以上职称、影像学科医师单独阅片,当2人意见不一致,邀请第3名副高以上职称影像学科医师共同讨论,直至结果一直为止。1.3观察指标5例经病理证实为骨肉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3例行CT检查,2例MRI检查,观察肿瘤经X线、CT及MRI扫描后在四肢骨的位置,骨质破坏类型,病灶边缘密度和信号,病变强化方式,有无病理性骨折。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选择EXCEL软件分析数据,利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用统计学语言描述研究结果。

  2结果

  2.1四肢骨肉瘤分布5例经病理证实均为四肢骨肉瘤;其中,股骨3例,胫骨1例,肱骨1例。3例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成骨性骨质破坏,1例混合性骨质破坏改变,1例伴病理性骨折。2.2X线扫描结果及图像X线扫描结果及图像如下:(1)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骨质内部高密度影,骨质模糊;(2)成骨性骨质破坏1例,四肢骨局部为高密度影,呈棉花状影;(3)混合性骨质破坏改变1例,与邻近组织边界模糊,破坏明显,骨质内部多为斑块状高密度影;(4)其他病变,伴病理性骨折1例,明显软组织肿块2例,软组织肿胀3例。2.3CT扫描结果及图像CT强化扫描,均匀明显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2例;CT扫描表现多见骨质内侵袭、松质骨缺损,骨质增生,以松质骨内片状高密度影、皮质厚度增加、骨膜反应为常见特征;CT平扫能够清晰反映骨肉瘤对髓腔的侵袭情况,CT增强可见病灶附近软组织肿块,髓腔内被侵袭部位强化明显。2.4MRI扫描结果及图像MRI扫描能够清晰反映骨肉瘤、骨质破坏部位及程度、骨膜反映,与邻近组织血管及神经系统关系等情况,支持影像多平面重建;病灶在T1WI上3例,低信号;T1WI2例,等信号;病灶位于T2WI上,2例为高信号,3例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3例为明显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

  3讨论

  骨肉瘤源自间充质细胞异常增殖所引发的恶性骨肿瘤,以青少年为高发人群,男性患者多见,以股骨远端、肱骨及胫骨近端作为高发部位,尤其是膝关节上下,以局部疼痛、肢体肿胀、局部肿块、肢体功能障碍、活动受限,部分伴发病理性骨折为常见病变[6]。多经手术及围术期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截肢是传统治疗方案,但近几十年以来,临床上逐渐应用保肢手术、辅助术前及术后化疗,控制病情进展,避免截肢,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延长其生存期。目前,相关医学研究领域方向是结合现有诊断措施、患者个人病情需求、转归预后,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计划。X线是我国各阶层医疗单位普及率非常高的放射线检查措施,据危险报道,骨肉瘤常见表现包括骨质破坏、肿瘤骨、软骨钙化及软组织肿块。其中骨质破坏在松质骨,以骨质缺损为主要病变,在皮质骨,则多见虫蚀样病变;肿瘤骨则多表现为松针、斑块及云絮样病变;软骨钙化灶,主要表现为病灶及附近软组织内弧形钙化灶或点状钙化灶;若肿瘤已经侵袭软组织,则软组织内肿块呈(半)圆形影,多呈半边沿清楚、半边沿模糊;骨膜反应则主要见Codman三角[7-8]。本次研究中,3例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成骨性骨质破坏,1例混合性骨质破坏改变,1例伴病理性骨折,明显软组织肿块2例,软组织肿胀3例。CT及MRI分辨率均高于X线,其中CT检查骨肉瘤表现如下:肿瘤内部呈出血坏死样病变,骨性关节坏死,肿瘤包绕或紧邻血管和神经;针对瘤骨、软骨钙化灶及筛孔征等方面均好于X线,但CT在骨膜反应的显示方面不如X线。本次研究结果表明,CT平扫能够清晰反映骨肉瘤对髓腔的侵袭情况,CT增强可见病灶附近软组织肿块,髓腔内被侵袭部位强化明显。MRI检查骨肉瘤表现如下:肿瘤呈不均匀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瘤骨呈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低信号,瘤内坏死,多呈T1WI等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边缘快速强化及中心强化较延迟呈不均匀强化。笔者认为,四肢骨肉瘤多需与以下疾病鉴别诊断:(1)慢性骨髓炎:髓腔弥漫性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骨干增粗,可有死骨,但无肿瘤骨,一般无大块骨质破坏,无软组织肿块。(2)Ewing肉瘤:好发年龄低于骨肉瘤,以沿髓腔蔓延,形成明显的软组织肿块为特点,可发生于骨干,病变区髓腔和皮质内呈筛孔状,虫鼠咬状骨质破坏,病变沿着骨干向两端广泛蔓延,多见葱皮样骨膜反应。(3)应力性骨折:局部骨质硬化,骨痂形成,MRI可显示骨内骨折线,无肿瘤骨,无骨质破坏,无软组织肿块。综上所述,骨肉瘤在青少年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恶性程度高,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意义非常重大,X线、CT及MRI均为有效影像学检查措施,其中X线普及率高、操作便捷、经济性较好,CT能够辅助鉴别诊断,长于骨质方面病情评估,MRI分辨率良好,能够清晰反映肿瘤侵袭范围、与邻近组织关系等情况,但比较擅长软组织分辨;建议在临床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方式。

  作者:胡丹

文章名称:四肢骨骨肉瘤的影像特征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yxlw/10536.html

上一篇:医学影像学的实践教学
下一篇: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问题与解决措施


四肢骨骨肉瘤的影像特征相关论文:

2022-07-16临床药学本科生毕业课题设计教学
2022-04-27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创新路径
2022-04-18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疗设备中实践
2022-04-14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临床
2022-04-09食品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
2022-04-02口腔医学专业分类就业观念
2022-03-29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
2022-03-28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影响
2022-03-26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2022-03-26普外科护理中细节化护理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