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职称阁,为评职者提供论文、著作、专利解决方案!

热门文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 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医|| 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产生防范对策

来源:职称阁分类:医学论文 时间:2018-10-30 11:02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产生防范对策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眼科门诊治疗的防范对策等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产生防范对策

  关键词:眼科门诊;护理风险;诱发因素;防范措施

  引言

  眼科门诊专科治疗操作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护理风险的概率较大,发生护理风险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伤害,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发各类纠纷事件,因此在眼科门诊中应当掌握各类护理风险的诱发因素,根据护理风险的诱发因素制定并落实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给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避免纠纷事件的发生。本次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取材并开展研究,综合分析护理风险的诱发因素以及防范措施,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眼科患者总计400例,查阅与研究选取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资料,其中男女构成比为223:177,患者的年龄都位于3岁以上、80岁以下,平均(49.67±1.06)岁。

  1.2方法

  查阅与研究选取患者相关的各个方面资料,记录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发生护理风险的情况,并分析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以及其预防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这次研究中各项与所选取患者相关的数据都导入到SPSS18.0中进行处理,采用(±s)和(%)表示所有检测数据,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眼科门诊治疗中常见护理风险包括心理应激反应、眼部损伤的危险、交叉感染的危险、碰撞或跌倒、安全合理用药等,导致这些护理风险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心理因素、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预警能力等,及时落实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护理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患者的生命安全均得到保障,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护理风险主要是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所有不安全事件,护理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高发性以及巨大危害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在护理风险的评估以及预防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1],眼科门诊治疗中常见护理风险以及其预防措施如下。

  3.1心理应激反应

  眼睛非常精细、珍贵,即便轻微损伤,都可以引起视觉功能减退,甚至失明。患者由于对眼科疾病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强,对医务人员的检查、治疗工作不信任,担心治疗过程中眼部会受到不必要的损伤,从而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如面色苍白、出汗、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使患者面临更严重的心理应激。首先接诊时,医务人员要态度和蔼,耐心询问病情,取得病人信任,简单介绍所进行的检查治疗项目的基本程序,告知基本诊治不会带来痛苦,使病人心理放松,能正确理解、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快速、安全的完成诊治工作,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检查治疗工作,观察生命体征,嘱病人做深呼吸,平卧休息,饮用少量温白开水,症状可自行缓解,无需用药。

  3.2眼部损伤的危险

  眼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器官,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90%是由眼完成的[2]。所以眼科操作治疗工作是非常谨慎细微的,细微的失误以及偏差都可能引起视觉功能减退,甚至丧失。从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眼科门诊工作的难度相对较高。例如:角膜异物剔除、球结膜下注射、球旁、球后注射、颞动脉旁皮下注射、泪道冲洗、探通、显微拆线等操作都有可能造成眼球损伤、视力下降、出血、水肿、疼痛。预防措施: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水平、掌握眼科基本理论、解剖、生理等相关的专科知识。熟悉眼部检查方法、操作技巧、能够在积极配合治疗工作。严格无菌操作,遵循轻、稳、准的操作原则,操作前告知病人眼球不可随意转动、咳嗽、打喷嚏、大声讲话、手部举动等,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操作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准确预测病情变化。除此之外,眼部神经血管丰富,因此患者对疼痛非常敏感,在操作完成后需要认真观察视力情况,出血、水肿疼痛程度,眼球转动情况。注射部位需按压5~10min,告知复诊时间及注意事项。

  3.3交叉感染的危险

  眼科门诊病人较多,常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带状疱疹并发病毒性角结膜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急性结膜炎患者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就诊。由于眼部的特殊性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病情,需机器、用具辅助检查诊治。医务人员的手部经常接触感染的患眼,因此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眼科门诊在常见的爆发流行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极强,常单眼性病感染为双眼,由分泌物传染,可通过手、手帕、毛巾、水等媒介物传染,因此门诊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3]。预防措施:门诊常规检查用具,台面要严格消毒,保持一用一消毒原则。医务人员佩戴医用口罩,检查时先健眼后患眼,接触前后必须洗手消毒,以免造成医源性感染,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呼吸道传染病要提前告知,佩戴隔离口罩)滴眼药前应洗净双手,避免滴眼液进入健眼,用物与家人分开使用,不可进入公共场所。

  3.4碰撞或跌倒

  眼部外伤、治疗术后病人都需要遮盖患眼(双眼或单眼)以保护双眼不再受外界刺激,使其充分休息,促进愈合,增加舒适度,但是因单眼观看事物视觉减弱,视野受到影响,视神经反应较迟钝,很容易发生碰撞、跌倒的危险。患者不适应单眼视物、对医院环境不熟悉、路面看不清以及老年人行动不便,视力差,反应缓慢等均属于跌倒以及碰撞的诱发因素,无人陪同单独就诊都容易发生危险。预防措施:做好相关的安全指导,介绍诊室环境,布局,通道畅通,地面防滑防水,设置安全扶手,特殊情况护士引导陪同检查、治疗。讲解单眼遮盖外出可能发生的危险,如单眼不能开车,行走小心,过路口时要扭头四处观察,不可匆忙,小心上下台阶等。老年人和双眼遮盖患者就诊、外出时应有家人陪护,减少意外的发生。

  3.5安全合理用药

  眼部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用药的方法有全身给药(口服或注射)和局部给药(滴眼、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或眼内注射),滴眼剂治疗眼部疾病是一种常用给药方法,药物在结膜囊或进入眼内有特殊的药动学特征[4]。预防措施:对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做好相应的用药指导,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散瞳,缩瞳及腐蚀性药物的错滴。不同药物两次滴眼的间隔以5~10min为宜,滴用前应先洗净双手,防止交叉感染,眼球比较脆弱,不能按压,揉搓,在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应随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叶志琴.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2016,6(1):242-243.

  [2]刘芳静.眼科护理中的风险防范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6(7):4413-4414.

  [3]张晓芳.眼科护理中的风险与防范对策分析[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7,82(72):155.

  [4]黄惠莉.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5(16):346-347.

  作者:李红霞 单位: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文章名称: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产生防范对策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yxlw/10488.html

上一篇:药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
下一篇:心外科护理中责任组长管理起到的作用


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产生防范对策相关论文:

2022-07-16临床药学本科生毕业课题设计教学
2022-04-27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创新路径
2022-04-18嵌入式Linux系统在数字化医疗设备中实践
2022-04-14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临床
2022-04-09食品防腐剂的生产和使用
2022-04-02口腔医学专业分类就业观念
2022-03-29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
2022-03-28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影响
2022-03-26采供血工作中优质护理
2022-03-26普外科护理中细节化护理
职称阁|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职称范文| 评职期刊| 网站地图

说出学术需求 解决您的问题

SCISSCIEISCOPUS

我们的服务内容

翻译润色、预审评估、发表支持、期刊推荐、国内出书、国外出书、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