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
随便看看
来源:职称阁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9-01-26 10:56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大学物理教学闭环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大学物理;闭环教学;混合式教学;累加式考核
目前,国内诸多高校现行的大学物理教学依然采用的是把教师作为讲课的主体地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最终以期末考试一张试卷一锤定音,久而久之,学生上课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听课环节中,缺乏全程化的学习过程,懒于思考,而把所有精力放在了期末复习的背题、刷题中。调查结果表明,大一学到的物理知识,在大二时就已经记不清楚了,更不要提在专业课中的拓展及应用了。本文根据大学物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慕课等优质教学资源,使整个教学环节在课程教学目标下,构成“问题设计、课堂学习、答疑研讨、评价反馈-问题设计……”的高效闭环教学体系,整体提升了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1,2]。
一、“闭环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作为控制论中的基本概念,闭环控制指作为输出的被控对象以一定方式反馈到作为控制的输入端,并对输入端产生控制影响的一种逻辑关系[3]。这种逻辑关系可以实现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及时反馈及输入信号对输出信号的控制。从理论上来说教学过程正是以上所提及的闭环控制过程。教学储备、教学传输和教学反馈阶段这三个教学阶段可以形成如图1所示的教学闭环控制过程。第一阶段即教学储备阶段定义为控制输入端,为第二阶段教学传输阶段提供必备的教学资源;第三阶段教学评价阶段主要用来检验教学传输的效果,并将所形成的教学反馈回第一阶段教学储备阶段。根据反馈回来的评价信息调整教学储备阶段中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建设与学生学习能力及兴趣相匹配的立体化、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通过输出端的反馈指导输入端教学储备阶段,进而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4,5]。
二、教学三阶段
(一)教学储备阶段
教学资源在是教学活动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资源应建立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之上的,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在这个基础之上储备教学资源才是行之有效的。由于当下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远远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师,更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技术获取知识。为此作为教师就要在原有课堂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扩展更加丰富的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们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一些常规的教学资源:配套的教材、电子课件、习题指导系列丛书等。建设的重点是特色资源,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多维度的学习平台,包括慕课的制作、网站的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课程群的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渠道。
(二)教学传输阶段
1.多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承上启下,以学过的知识作为铺垫,通过生活或者工程中的实例为引导,引出本节课要讲述的新知识,这样既回顾了旧的知识,又通过联系实际引出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或者通过设置和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利用演示实验随堂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式上课之前可以在课堂上演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视觉及感官上受到冲击,进而激发了他们对于实验现象做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产生了对将要讲述内容的浓厚兴趣。在具体讲授过程中采用分析式提问,也就是说针对教学中的典型问题,并不是平铺直叙地从头讲到尾,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出质疑,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路分析,层层拆解,当确定学生有了最基本的思路之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同伴之间互相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学生自主分析研讨问题的环节,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思变和表达评议的能力,又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思维探讨的空间,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2.多种教学方法并行,开展混合式教学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索及实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实践了“雨课堂”、“同伴教学法”“小班习题研讨”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行的混合式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依托“雨课堂”这一教学平台,我们将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整个教学体系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完美统一,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完美的闭环。“同伴教学法”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大班授课中研讨式教学开展难的问题,不仅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而且极好地营造了学生之间研讨互动的氛围。“小班习题研讨课”则是在授课人数较多不便于解决学生个性问题而进行的新的教学方法的实践,授课人数的减少,针对专题问题的研讨更加深入,与专业领域的衔接更加紧密,充分体现了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在各专业中的衔接与支撑。
(三)教学反馈阶段
传统考核方式主要以最终期末考试一张试卷一锤定音,并且只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忽略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很多学生只是在最后考前做临时突击,就可以通过考试。这种考核机制并没有体现出对一个学生的客观的评价,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因此我们实践了多方式的全程化的考核方式。我们将慕课考核成绩、雨课堂统计的课堂答题情况、平时作业、课程小论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几部分的内容进行综合考察,主要体现知识与创新的评价、学习能力与态度的评价、团队精神与合作的评价等要素,积极探索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考核、专家考核等多种考核主体兼顾,闭卷考试、递交报告等多种考核方法并存。整体考核环节弱化死记硬背、公式记忆等考核模式,强化对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如表1)。这种全程化的多维度的考核机制不仅能够反应教师对教学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教学水平,而且也能够真实地反应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减轻了期末考试的压力,重注了平时的累加式的学习过程。
三、教学效果
我们的教学改革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生普遍反应这种闭环的教学模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针对2016级工科学生的大学物理课程实践了这种以学生为主的闭环的教学模式,并且针对部分院系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结果(如表2)表明这种闭环式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欢迎,通过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通过多维度评价体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推动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进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过程演变为尊重教学对象的认知规律,根据闭环控制理论管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综合性考核和多元化评价检查和验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继而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再次指导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在闭环教学模式中,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改革,使得学生获得高于课本、高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方鸣,陈明武,方淼.“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7(02):194-196.
[2]王祖源,倪忠强.从OC到MOOC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5):53-56.
[3]王赵,李劲.试论互联网时代大学物理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5(8):22-23.
[4]郭燕,何华安.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性考核方案研究[J].教育在线,2014(8):46-49.
[5]谢利民,褚慧玲.多元评价体系中制定评价标准的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9(2):31-35.
作者:孙秋华 赵言诚 姜海丽 骆毅 姜宇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学院
文章名称:大学物理教学闭环教学模式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jylw/11843.html
上一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下一篇:怎样激发小学生文言文学习潜能
SCISSCIEISCO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