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点击
随便看看
来源:职称阁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8-12-08 10:39热度:
这篇论文主要介绍的是高中篮球教学中课课练的重要性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课课练的教学练习的重要性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课课练”;高中篮球教学;平衡支撑;扶球支撑;跑动时急停传球
一、“课课练”概念
“课课练”起源于一种教学练习题型,即由中小学教师针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课程进行每节课后的练习题型,后来经过演变,形成了一种教学方式,即通过每节课的练习,确保教学重点内容得到深化和加强,以锻炼学生某一方面的特定能力或者知识水平。在体育教学中,“课课练”也在三十几年前被引进,促进了学生体质的提高。
二、“课课练”的发展历程及方向
1.“课课练”的发展历程三十多年前,我国在体育教学提出了“课课练”,80年代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就有了“争取课课练”的说法,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学生体质下降问题,专家曲宗湖最早提出了“课课练”,并通过“天天练”“堂堂练”来予以落实[1]。但是在随后的发展进程中,“课课练”引发了很多的争议。一些专家和教师以及社会人士认为,“课课练”训练单调、内容重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具有对学生主动参与的吸引力,而且每个人的体质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其后的“课课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冷处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大对中小学学生体质的情况调查和了解,人们发现我国中学生的体质出现了下降,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需求,非常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为此,“课课练”又再次被提出来。2011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发展体能”。部分中学也推广了“课课练”,以此来逐步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2.“课课练”的发展方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需要培养出新时代的创新人才。在此要求下,中学生既要增强自己的体质,也要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具有创新精神,鼓励培养和发挥各人的特长。因此,原有的“课课练”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去除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增强吸引力,并且主动与游戏等活动结合,提高有效性,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
三、“课课练”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1.高中篮球教学现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现代高中生已经大大不同于以前传统社会中的高中生。现代高中生不仅发育早、成长快,而且心理上有着自己的想法,初步懂得分辨是非,具有较强的求新求变意识,主动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了解时代的潮流,不害怕竞争。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三大球对抗性强,竞争激烈而一直受到很多高中生的欢迎。尤其是在国际篮球赛和NBA明星的吸引下,作为一项时兴的运动,不少高中生喜欢上了篮球,也愿意主动接受篮球教学,对篮球学习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这就为“课课练”提供了有效实施的途径。2.“课课练”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分析在我国中学生体质调查中发现,男女高中生的体质健康较弱,尤其是在躯干力量、耐力素质和动作控制能力较差,另外男同学的上肢力量也不足[2]。而篮球是一项集体的对抗项目,它集跑、投、跳等于一身,通过学习和运动实践,能够促进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心肺等功能的改善,能够培养高中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充分利用篮球教学这一吸引高中学生的教学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力量和耐力、灵活性等的训练,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才是在高中篮球教学中“课课练”的有效实施策略。3.“课课练”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有效性的实现方式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这需要在日常加强力量和耐力等的训练。为促进“课课练”的有效性,高中篮球教学策略应包括单纯的力量训练和结合型的训练[3]。单纯的力量训练可以采用俯卧撑、仰卧提臀和抬腿、屈膝半蹲和侧卧肘支撑等方式,而结合型训练不仅包括了与篮球的结合,也包含了力量训练与平衡能力训练的结合、与灵活性训练的结合以及和耐力训练的结合等类型,多种教学训练方式的结合可以共同发挥作用,促进高中生提高其身体素质,增加“课课练”的有效作用。这些结合型的教学训练方式包括平衡支撑、扶球支撑、纵向跳、跳起后转身单手传球、坐姿在胸前的双手传球、跑动时急停传球、跳起后双手在头上传球等方法[4]。这些教学训练可以提高高中生髋关节到肩关节主要部位的力量,促进上下肢的力量顺利传输,确保高中生对自身重心移动的有效控制,增加灵活性与耐力,顺利稳定与平衡身体。第一,平衡支撑。为了锻炼高中生主要部位的肌群,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可利用平衡支撑的教学训练方法。即在平地上放置一个篮球,高中生双手俯卧,直撑在地面上,与身体垂直,伸直身体,双脚放在篮球上,保持双脚位置的稳定,坚持均匀呼吸30~90s,时间越长则越好,但是要注意安全并使得高中生的身体躯干保持平直。也可翻转身体,改俯卧为仰卧;或者一只脚放置在篮球上,另一只脚抬起上举,以增加训练难度。第二,扶球支撑。扶球支撑是让高中学生在平地上进行俯撑,一只手支撑在地面,另一只手支撑在篮球表面,身体悬空保持平直,进行规定数量的俯卧撑次数。再完成后,互换双手,继续进行俯卧撑。这种教学训练方式可以增加高中生的平衡能力和上肢力量。如果高中生力量较好,可以双手各扶一球进行训练,甚至也可两只手共同扶一个篮球实施俯卧撑。第三,跑动时急停传球。教学时,使高中生三人一组,站立在一条直线上,但是两端人员A、C保持10~15m间距,并且C持一球;中间一人B站在两端人员的中间,先加速跑向C,跑动后听到体育老师的哨响立即停下,并接到C此时传来的篮球,转身回传给A,然后继续加速跑向A;在跑动几步后,再次听到体育老师的哨响停下,马上接到A此时传来的篮球,转身回传给C,然后继续加速跑向C。如此循环往复,并可在适当时间换人。这可增加高中学生的灵活性与双下肢力量,持续的时间久则可以增强高中生的耐力。
四、结语
高中篮球教学中的训练策略包括单纯的力量训练和结合型的训练。单纯的力量训练可以采用俯卧撑、仰卧提臀和抬腿、屈膝半蹲和侧卧肘支撑等方式,而结合型训练不仅包括了与篮球的结合,也包含了力量训练与平衡能力训练的结合、与灵活性训练的结合以及和耐力训练的结合等类型,利用多种教学训练方式的结合可以共同发挥作用,促进高中生提高身体素质,增加“课课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叶海辉,张巧莉,尚伟民,陈婉娜.课课练体能游戏之“与篮球教材相结合”[J].青少年体育,2016(11).
[2]于斌,孙鲁沂.篮球学习课课练的安排[J].体育教学,2009(09).
[3]刘海兵.核心区力量训练在中学篮球课“课课练”中应用效果[J].当代体育科技,2015(09).
[4]邱伯聪.高中篮球选项教学补偿性体能课课练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2)
作者:张航 单位:福建省闽侯第二中学
文章名称:高中篮球教学中课课练的重要性
文章地址:http://www.zhichengg.com/jylw/11106.html
上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美术教学起到的作用
下一篇:提升中职篮球教学质量的相关策略
SCISSCIEISCOPUS